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资源大亨 >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四卷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古城的未来(第2页/共3页)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四卷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古城的未来(第2页/共3页)

 热门推荐:
奉关公为武圣的时候,人们宁肯在县城的其他地方再建一座关公庙,也没有将太公的神像移出来。后来,民国时期战乱中,关公庙毁损,大家就又称这里为武庙了。”

    方明远点了点头,半生寒微,怀才不遇,四处飘泊,隐忍负重,察风云,候时机,垂钓渭水,终遇明主的姜太公不但是周文王图商武王克殷的主谋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齐国的创建者和齐文化的奠基者,也是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帝王的太师他还是华夏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均尊崇其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相对于关公而言,秦西省人当然是更喜欢在本土中扬名天下的人物。

    “那么刘所长,现在在秦西省境内,还有其他供奉太公的武庙吗?”

    刘宇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据我所知,民国时期之前,甚至于到了建国初期,秦西省境内还有不少座供奉太公的庙宇,当然了并不完全是以武庙之名,但是到了现在,我所知道还存在的,恐怕也只有平川古城里的这一座了。唉,当然即便是在战火中幸存了下来,在那动荡不安的十年里,也都被毁得差不多了。”

    方明远也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十年浩劫,损伤的不仅仅是华夏的经济文化,对于境内的诸多文物古迹,也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前世里,他就听叔叔说过,当年在奉元附近的村镇里,挖出过十口过去的大铜缸,里面盛放的全部都是宋代时期的铜钱,总数得数以十万计但是这样可观的一笔古人留下的财富,却被人全部拿去融了化铜

    “败家子啊”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方明远恨不得将那些人全都抓了来,用板砖给他们一个个地开开窍宋代的铜钱啊,就是随随便便地卖,卖个十几枚,那点铜的钱早就回来了要是将这些铜钱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就是买座铜山都能买回来了。

    “刘所长,古城里的这些东西,都要好好地鉴定一下,如果说有文物收藏价值的,日后都要挪到文庙里去,那里我打算日后建成一个博物馆,将咱们平川县里散落在各地的那些文物都集中保护起来。”平川是文物大县,这里从商周时期就有文明的存在,在宋朝以前,这里一直都是当时华夏的政治经济中心,从有五座唐朝皇帝的皇陵坐落在这里,就可以想像这里的文物会有多么的丰富。

    “那敢情太好了”刘宇精神立时为之大振,虽然说平川县是文物大县,但是捉襟见肘的县财政,每年给予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是少得可怜,别说对现有的文物进行保护了,就是保证县里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这些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紧巴巴的。是绝对的清水衙门

    但是刘宇却有着一种感觉,也许就是从今年开始吧,他们这些人要咸鱼翻身,重新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了。

    几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就来到了文庙的大门前。一道长满了铁锈的大门,锁住了去路。

    “方少,您在这里稍等等,我这就去找人要钥匙。“刘宇有些尴尬地道,说着一溜小跑地走了。

    从铁栅栏的间隙,文庙里也是破破烂烂的,到处长满了荒草,显得有些荒凉和阴森。李雨欣天空中的烈日,如果说不是在这个时候,一幕,她是说什么也不敢进去的。这令她想起了不久前《倩女幽魂》里的兰若寺。

    并没有用多久的时间,刘宇又满头汗水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打开了大门。

    文庙的前院里,分左右竖立着二十八个栓马桩,在桩头上雕刻着貌似猴狗麒麟类的动物。虽然经过时间的侵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是仔细仍然可以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由此可以想象,这里曾经车马鼎沸的热闹情景。

    “方少,这平川古城的文庙可以说从建城之日起就有了,后来几毁几修,最近的一次是民国三十年,由当时古城的居民们集资修缮一新的。但是建国以来,就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了。原来,这里是县广播站的所在地,多多少少还有些人气,后来县委县政府迁走后,这里就彻底地衰败下来了。您随我来,前面就是正殿大成殿”刘宇在前面带路,兼职导游的角色。

    大殿座北向南,座落于高高的台基上,大殿为歇山顶,四角有飞檐,有角柱,殿正面宽有十三四米,内里深有七八米,全部是砖木结构。大殿的中间最宽,向两边缓慢递减。方明远注意到,中间三间柱础有浮雕二龙戏珠图案。檐下重叠斗拱并有彩绘等,屋面饰琉璃瓦,两侧还有厢房各几间。只是如今柱上的漆色也掉的差不多了,地上的青板也有不少破裂,甚至露出了下面的土色,显得班驳破烂不堪,在大殿的侧廊,还有着几尊人形石像,不是掉了脑袋,就是缺手断脚,殿前的石龟背上的石碑也不见了去向。

    “这里修缮工作,就是委托省里古建筑修缮的专业队伍修缮的。只是他们上一个工程还没有结束,还得要个一个星期左右,才能来。”刘宇指着大殿道,“我可不敢将这里交给县里的队伍,凭他们的手艺,恐怕最终造出来的,就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方明远点了点头,这种古建筑的建筑手法,如今已经大多失传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