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宦海龙腾 > 《宦海龙腾》第2卷 县城筑基 第144章 两手治理(第1页/共3页)

《宦海龙腾》第2卷 县城筑基 第144章 两手治理(第1页/共3页)

 热门推荐:
    区委一号办公室里,萧宸面无表情地看着手里的文件,客座沙发上坐着顾乐和区公安分局的一干主要领导。

    负责联系欢溪镇派出所的徐明光副局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继续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弱化,难以发挥有效的防控作用一些农村基层治保调解组织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对民事纠纷调解不力,农村治安管理作用难以发挥,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能力不强,相当部分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干群关系不协调,矛盾激化,各别农村治保会没有专职的治保主任,即使有,工资也难以兑现,所以治保主任工作势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对恶霸势力不敢管不敢问,难以履行治安防范工作的职责。”

    他说完,悄悄瞥了上面的萧书记一眼,只见萧书记面沉如水,丝毫没有接腔的意思,只好继续道:“第二个,基层警力不足,难以发挥主动姓的管控作用。目前,我区农村派出所民警只占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五左右,与公安部要求的万分之三的标准还差近一倍。按规定派出所每个民警管理三千人左右。而现在大多数派出所民警管理两万人左右,派出所民警疲于应付辖区内的治安案件和民事纠纷。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防范工作。农村面广线长,办理案件所需时间较长,加之上级业务机关召开会议、统一行动,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等,使现有的警力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深入辖区去防范工作。重打击、轻防范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个……”

    “好了!”萧宸有些不悦地打断,敲了敲桌子,冷着脸道:“我要听的不是这些东西,我问的是,欢溪镇派出所明明多次接到群众举报,岳林一家有倚仗势力对坚持原则、反对他为非作歹的群众进行威胁、打击甚至人身侵犯,为什么却一次一次地不闻不问,坐看以岳林、岳平父子为首的农村黑恶势力形成,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为什么?!”

    萧宸的语气冷得吓人:“……谁压下来的?”

    顾乐叹了口气,看了看徐明光,徐明光语气有点发颤,道:“据了解,欢溪镇派出所所长黄伟波跟岳林是以前的老战友,岳林跟他一直交从甚密。”

    萧宸看着徐明光,道:“所以,欢溪镇派出所就把事情全压了下去?”

    徐明光心中一颤,犹豫了一下,忍住没说话。

    萧宸忽然一拍桌子,霍然起身:“徐明光,你好大的胆子!”他把一份厚达7页的材料纸一把丢了下去:“你自己看看!那么严重的情况,已经不再是治安案件,而是刑事案件,可你却敢把这样的事情强压下去不办……错了,不是不办,是跟本不受理,徐明光,你这个人民警察,还真是做得够好!好出花来了!两年之内,十七起刑事案件,四十一起治安事件,九十五起民事纠纷……你通通压了下去,有本事,太有本事了,[***]的名声就是被你这样的老鼠屎坏掉的!”

    震怒的萧宸,甚至连一点官面上的面子都不做了,对一个区局的副局长,还没有正式立案调查的时候就骂出了“老鼠屎”这样的词,可见他已经愤怒到了什么程度。在他看来,这甚至比贪污受贿还要严重,因为这样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受害的是最基层的群众,如果他们受害之后连公安局都靠不住,都不能帮他们伸张正义,那还怎么让他们相信公理和正义?

    是,萧宸也知道,公理就是强权,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可是,公道自在人心。

    他冷冷地看着徐明光,森然道:“根据区委常委会的决议,徐明光自现在起停职,接受区纪委和区检察院的调查。”

    徐明光一下子瘫软在沙发上,几名纪委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从外面进来,架起他就要走。萧宸在后面道:“徐明光,组织上培养你多年,你却走到了这一步,我希望你能认真反省,据实交代你的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这句话,萧宸比较例行公事,他压根就不想组织上真的宽大处理这样的人。

    徐明光的身子顿了一顿,却没有多说什么,踉踉跄跄地出去了。

    萧宸的办公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干副局长们都是心有戚戚。萧宸环顾了他们一眼,淡淡地问道:“对于这次事件,大家有什么看法?”

    顾乐首先站出来,道:“这次事件,我作为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对公安局班子抓得还不够紧,所以才导致了徐明光这样的老公安走上轻视民情、渎职犯罪的道路,我向书记做出检讨。另外,这次事情让我们对自身队伍的建设敲响了警钟,这告诉我们,必须一曰三省吾身,公安阵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丝毫懈怠。对此,我们要坚决的开展自纠自查活动,由区局直接检查各类案件在派出所的受理情况,保证今后不再发生同类事件。”

    萧宸“嗯”了一声,慢慢坐了下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官[***]被人们理解为吃吃喝喝、多占多拿,而且‘权小位轻’,并不将其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在我国尽管“村官”不是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