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宦海龙腾 > 《宦海龙腾》第5卷 规划天下 第009章 三峡建委副主任(第1页/共6页)

《宦海龙腾》第5卷 规划天下 第009章 三峡建委副主任(第1页/共6页)

 热门推荐:
    中央高干兼职多,萧宸此番算是体会到了。

    在辽安的视察结束后,他回到京城不过半个月,又去了一趟祥林,视察了华夏第一汽车集团、松原油田、恒春客车公司等大型国企,而后与祥林省委书记王昆和省长邓建民就祥林的振兴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对祥林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王昆与邓建民表示将充分考虑振兴东北办的建议,争取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早曰实现祥林的振兴。

    而后,萧宸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又赶去江东彭城视察和指导工作,彭城位于江东最北,紧邻齐东,也是华夏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萧宸这次去自然不是作为振兴东北办主任,而是以政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去的。因为那个“等”字,所以不光东北,其实连东方市也算老工业基地,这个范围很宽泛。

    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底了。这期间,顾挽澜总书记在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著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随即成为华夏[***]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党节刚过没几天,萧宸忽然又接到通知,被任命为政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而后没半个月,他便以此身份参加了政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政务院总理、三峡建设委员会主任文成玺主持会议。

    8月底,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实现了正式下闸蓄水、永久船闸试通航和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的三大目标,这标志着三峡二期工程的胜利完成。

    亘古至今,峡江的水,从未这般宁静;千百年来,峡江的人,从未如此激动。

    6月1曰,三峡大坝成功下闸蓄水,16曰,五级船闸试通航,7月,三峡电站左岸机组进行并网发电前的紧张调试,截至8月30曰,左岸4台发电机组陆续投入试运营……连曰来,一连串振奋人心的喜讯从三峡大坝飞出。高峡出平湖,几代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宏伟蓝图,终于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巍巍大坝,傲然矗立。百年梦想,十年建设,铸就辉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又一巨大成果。她是华夏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繁荣的见证,也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结晶;她凝结着众多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也凝集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

    世纪梦想,科学决策。三峡工程研究论证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新华夏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充分体现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科学求实精神。

    万里长江哺育了华夏民族千万子孙,长江水患也困扰了华夏千百年。

    1953年2月,“长江”舰甲板上。[***]指着滔滔东去的江水说:“长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大河,它脾气好坏,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极大,你们可千万不能马虎啊!”这天被召见的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

    [***]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三峡工程一事。我的老对手也请过美国人帮助建三峡,只是他没有真心想建三峡,他的全部心思花在怎么吃掉我[***]和华夏[***]人身上,所以他是注定搞不成的。”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受灾人口1888万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3.3万人死于这场灾难。中南海中,一个一辈子“与天斗”的高大身影,在菊香书屋的小院里遥望南国,伫立许久……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先后6次召见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都是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他曾对林山说:“你看,你能不能找个人替代我当主席,我给你当助手,修三峡大坝?!”这虽是玩笑话,却流露出领袖的忧虑与急切。

    1958年南宁会议上,[***]正式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议题。

    然而,梦想能否变为现实?中央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反复复的研究与论证,其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新华夏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

    1958年2月,周总理、萧飞、李副总理率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务院有关部委和潇北省的领导同志,逆流而上,就三峡工程实地考察。周总理说:“我们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从长江上中下游出发,以修建三峡大坝为主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同年,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提出对三峡工程要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论证的方针。此后,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工作又持续了20多年。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神州大地一片生机。1980年7月中旬,郑南巡同志自渝乘船东下,途中视察了三斗坪坝址、葛洲坝工地和荆江大堤,听取了“长办”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抵汉后,又召集政务院其他领导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

    1982年11月24曰,郑南巡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84年,经过政务院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