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宦海龙腾 > 《宦海龙腾》第5卷 规划天下 第037章 东北一盘棋(第1页/共6页)

《宦海龙腾》第5卷 规划天下 第037章 东北一盘棋(第1页/共6页)

 热门推荐:
    王昆下意识地就回答了一句:“放心吧,祥林一定紧跟中央的战略思路,绝对服从大局。”

    萧宸满意地点点头,刚想把话题转到黄钢改制的问题上去,王昆却是已经从刚才的走神中清醒了过来,问道:“前几天人大提案,谈到资源枯竭型企业的扶植问题,这个问题,实在是东北的大问题啊。”

    萧宸面上并无表示,其实心里也未尝不担心,不着急,只是有些事情,再着急也只能一步步来,一旦艹之过急,就有可能出状况。萧宸年纪虽然轻,作风和手段有时候看起来也很凌厉,但其实却是很谨慎的人,他是谨慎考虑,大胆实施。他知道,在华夏做事,有很多时候,必须要有“安心做文王”的心态才做得成,想一步到位,有时候下场就是一步踏空,而脚下则是万丈深渊。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资源型产业占主导或支配地位的城市。通常有三种划分资源型城市的方法。一是资源(石油、煤炭、木材等)初级开发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在工业产值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的城市;二是有40%以上人口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三是某种资源的采选业在城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在1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禀赋程度的不同,华夏的资源型城市又可进一步分为矿产资源型、原材料型、矿产—原材料型等三类。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殊姓:一方面,这些资源型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欠账,历史积累明显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高,财力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华夏的资源型城市伴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等问题,情况更加复杂。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扶植,萧宸当然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他曾经仔细研究这一类型城市的情况,并试图为其找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看,大体上有四种模式:一是现有资源优势的延伸。即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使其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面优势;二是优势互补模式,主要是通过异地异质资源的开发来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及地区经济的整体优势。例如,在华夏的东北重工业区,辽安富铁,龙江富煤和油,但缺少铁矿等资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实行两地异质资源的优势互补;三是优势组合模式。在华夏的一些资源型城市中,多种资源可能赋存于同一个城市,资源组合和配套程度较好;四是优势再造模式。从资源状况、现有基础、区位条件、技术条件以及投资来源等各方面重新认识和确立新的优势。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方式,重组资源存量,同时让增量资金转移到效益好的行业和部门中。

    纵观资源型城市四种发展模式,短期内采用较多的是第一种模式,从长期看,最值得推广的是第四种模式。因为第一种模式仅是一种过渡,第二种模式不适合市场经济环境,第三种模式需要具有多种资源优势,资源组合和配套程度好。第四种模式也最适合于资源衰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需要。

    王昆见萧宸不说话,便试探着说:“目前我们祥林的主要资源型产业已经难以为继,发展接续产业任务艰巨。祥林省有黄龙、北山、浑江、果城、蛟江等18个资源型为主的城市,还有一批小城镇,涉及总人口800万人,占全省人口近30%。受资源枯竭和资源保护等因素的制约,祥林省产业需整体转移的有煤炭、森工两大行业,分别涉及职工30万人和33万人、离退休人员63万人和73万人、总人口80万人和73万人。还有4个采煤沉陷区面积达113平方公里,涉及矿区居民5.7万户,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不稳定因素增多……情况堪忧啊。”

    萧宸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麻烦,其实何止祥林,从全国的高度来看,麻烦更大。作为分管规划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萧宸深知,华夏目前已经形成了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中80%处于成熟期或衰落期。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藏资源处于衰减状态,其中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矿山都地东北地区,如辽安互信、大庆、西疆克拉玛依等。如今这些曾为共和国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城市不少都徘徊在资源枯竭的边缘,有的甚至已深陷资源枯竭的危难之中。比如大庆油田在连续25年高产稳产5000万吨之后,每年石油产量正以15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减。大庆地方经济只有100亿元左右的规模,即使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每年也只能增加30亿元的产值,地方经济的增长难以弥补石油生产下降的影响。由此看来,资源枯竭带给东北的将是一道特殊的、最不易破解的难题。在资源枯竭的威胁面前,转型是唯一的选择,即要大刀阔斧的加快转型。当然萧宸也知道,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给东北再造经济布局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空间,但与此同时,转型必须跟本省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统筹考虑。

    另外,萧宸在历次会议和私下会晤中,都特别强调要重视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型城市在东北表现得比较充分。比如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