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宦海龙腾 > 《宦海龙腾》第6卷 巡抚江东 第002章 江东班子(第1页/共5页)

《宦海龙腾》第6卷 巡抚江东 第002章 江东班子(第1页/共5页)

 热门推荐:
    萧宸上任,江东官场一阵鸡飞狗跳。一部分萧系人马自然是欢欣鼓舞,但也很有一部分忧心忡忡,生怕这位萧屠夫对江东官场大开杀戒,连累到了自己。

    须知萧宸在吴城的那两年,可是两次举起屠刀,毫不留情地将两员重将斩于马下的。如果说秦寿还只是没有兼市委常委的吴城公安局长,死刑还勉强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原吴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和的死,却是震动了全省,惊动了中央,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的大事。

    特别是,那王和还是一名政绩突出的新派官员,而且算起来跟他们萧系也有几分香火情,可他萧书记倒好,得了确切消息,二话不说就直接拿了,根本没给人一个缓冲,没给人半条活路。

    如今萧宸不仅当了省委副书记,还兼任着纪委书记,这表示什么?这表示萧书记一只手可以给人带上官帽子,另一只手却是专门拿掉人家的官帽子!萧书记简直成了江东官帽子总督办,拿和给一齐负责了!如此权威,即便李书记也要侧目一二。

    如今的省委常委会构成情况如下:省委书记李元焯,省委副书记、省长周正江,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萧宸,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余可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耀民,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松虎,省委常委、金宁市委书记陈忠民,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亚薇,省委常委、江东省军区政委顾来山,省委常委、吴城市委书记陈伟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平,省委常委、梁溪市委书记赵介民。整个省委常委会一共十二人。

    这其中,李元焯书记升官最快,萧宸去国家发改委的时候他本是副书记,当时代省长,两年后他已然是省委书记。要知道,一般国家部委中的某些重要部委,经常有副部长(副主任)为正部级干部的,但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这一类,除非是省委副书记兼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种情况极少,但曾有发生)或者省政协主席,否则是不会有正部级的。反过来也就是说,李书记在这两年迈过了一个巨大的槛。

    而现在的省长周正江,在萧宸离开江东的时候,是常务副省长,他是在王昆走后接的王昆的班。当时王昆省长调去祥林任省委书记,按例最合适的接任对象是游靖,但游靖却是调去了潇南任代省长,这个事情后来萧宸曾在大伯那里知道一点内幕消息,中央有某些领导同志认为游靖从萧老的机要秘书下放地方后,一直负责党务和组织工作,没有负责领导大范围经济工作的经历,不适合一下子就掌握江东这个全国经济排名第二的省份,所以最终被调到潇南,而不是接王昆的班出任江东省委书记。

    常务副省长余可为是萧宸走的时候由副省长补进省委常委班子里的,现在再进一步成了常务副省长,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萧系干部,不过与东方派的关系也很不错,因为其父亲是老京派元老之一,后来姜总书记时代,很被姜总书记倚重,不过现在已经退了下来。

    政法委书记蒋松虎、金宁市委书记陈忠民、宣传部长李亚薇、军区政委顾来山、省委秘书长韩平这五位是原地未动的几位常委。

    组织部长杨耀民是当初接李成林部长的任上来的,典型的萧系干部。吴城市委书记陈伟波也是萧系干部,接任吴城市委书记之前是副省长,做了吴城市委书记之后,没多久被补进省委常委,同时辞去副省长职务,也是萧系干部。至于赵介民就不说了,他虽是徽派出身,但跟萧宸的关系极好,基本上算作萧系干部更合适一些。再加上那五位原地未动的省委常委里也有萧系的干部,所以,事实上,萧宸在江东省委常委会里,还是很有资源的。

    再次回到江东工作,首先第一步自然还是选定秘书人选,这次萧宸选定的秘书名叫陈敢,三十七岁,在机关单位特别是组织部磨砺多年,年龄适中,处事经验丰富。

    萧宸本打算尽快熟悉工作,把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好,也就是党务公开这件事情,但没等他有什么举措,一件国内外十分引人关注的事情发生了,萧宸作为江东省委副书记,也必须作为“陪衬”出现。

    4月6曰,新华网连发三电:

    第一电:金宁4月6曰电:华共江东省委书记李元焯6曰晚在金宁金宁饭店,会见并宴请了华夏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华夏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李元焯代表华共江东省委欢迎连战率领国民党访问团来金宁参观访问。他说,加强交流、对话与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连战主席的这次访问,对于推动两岸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良姓发展,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制止“岛独”势力的分裂图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元焯向客人介绍了江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苏台两地之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作情况,充分肯定了台商对江东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说,江东是大陆与宝岛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区之一,两地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特殊的感情,金宁与华夏国民党有着特殊的渊源。李元焯表示,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两岸同胞都以各种形式纪念、缅怀中山先生的伟大业绩。在当前两岸关系的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