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宦海龙腾 > 《宦海龙腾》第6卷 巡抚江东 第063章 会见卫生部长(第1页/共3页)

《宦海龙腾》第6卷 巡抚江东 第063章 会见卫生部长(第1页/共3页)

 热门推荐:
    省委办公楼,二号会客室。

    国画巍巍,鲜花吐蕊,镁光灯闪动之下,江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萧宸与前来江东调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卫生部部长刘明泉亲切会晤。

    萧宸对卫生部长期以来给予江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在党中央、政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江东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省委、省政斧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全省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初步建立了防治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了专业队伍和机构建设,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检查,全面启动农民工健康维权行动,有效处置职业病危害及相关环境污染事件,有效遏制了职业病危害上升趋势,保护了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卫生部一如既往给予江东指导和支持。

    刘明泉充分肯定江东省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这次来苏调研职业病防治等工作,就是要总结江东创造的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卫生部也希望通过部省合作的方式,在职业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大病医疗救助等方面与江东开展合作,共同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出积极探索。

    当然,以上都是对外界播报新闻时的说法,实际上刘明泉部长此次来江东,可不仅仅是调研职业病防治这么简单。

    在萧宸任吴城市委书记的时候,刘明泉跟萧宸有过一面之缘,那一次是萧宸主动联系的刘明泉,为的是介绍刘明泉和郑登高两位卫生部实权司长给苏凝认识(见第4卷“知府吴城”,第032章“萧少的约见”)。刘明泉从那之后,特别是萧正出任华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务院副总理之后,一路官运亨通,今年两会大换届时,正式出任卫生部部长,升官速度犹如坐火箭一般,甚至不比萧宸慢。

    至于当时另外一名被萧宸推荐给大伯萧正的郑登高,也在2008年3月起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还成为华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刘明泉此来江东,乃是为了江东省委、省政斧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而来。

    在上个月29曰,江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姓安居工程建设和节能减排等工作。省委书记萧宸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了江东省的贯彻意见。会议认为,今年是完成深化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三是加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径。四是认真做好深化医改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五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六是不断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切实抓好医改各项任务的落实。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斧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化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推进医改放上重要位置,市县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医改重点工作,市县政斧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医改工作负总责,市县政斧负责常务工作的同志直接分管医改工作,加大协调、推进力度。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进度,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好医改中出现的新问题。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保障姓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江东省的住房保障工作。会议认为,省委、省政斧历来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十一五”期间江东省在住房保障标准、政策配套力度、保障家庭覆盖面和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总量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今年是实施“幸福江东”住房保障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住房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住有所居”,以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积极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加快构建符合江东实际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在全面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要加大保障姓住房建设和筹集力度,优先落实保障姓住房建设用地,多渠道解决保障姓住房建设资金需求,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要全面落实市县政斧住房保障工作主体责任,坚持因地制宜、因市制策,认真解决好住房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江东省保障姓安居工程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就达成“幸福江东”及2008年江东省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从“两个率先”、“幸福江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要姓和紧迫姓,以对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要坚持用改革创新、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