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欲望是燃烧的火 > 正文 第一章 苦涩的青春(第1页/共3页)

正文 第一章 苦涩的青春(第1页/共3页)

 热门推荐:
    作者简介尹清海,男一九七八年生于江西省井冈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新闻学硕士。曾供职于江西某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现工作于中宣部、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现居北京.

    **是燃烧的火(作者:尹清海)

    一苦涩的青春

    十六岁的那年夏天,谢三江的内心盛满煮沸的开水,盛着一个火辣辣的太阳。盛夏,稻田、村庄、青山、河流都被金灿灿的太阳笼罩着,许许多多的农人在流火中挥汗如雨,谢三江跟着姐姐在如火的骄阳下割早禾。离秋天已经不远了,他的身上穿着学生装,心里揣着夏天的燥热。天还是那样的天,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游,太阳有些晃眼,照在农民的脊梁上,明晃晃的太阳像冬天的火盆,亮得透明。清晨,谢三江爬到屋后的山坡上去放牛,在静静的山坡上放开喉咙唱《十六岁的花季》、《霍元甲》、《上海滩》等正热播电视剧的流行主题曲。那年夏天,电视里整整播放了一暑期的《十六岁的花季》。深夜失眠后他就起床去看星星,看夜空,看那混沌的世界,不知道天空有多高,不知道天空有多黑,不知道那天空有多少颗星星,除了星星,天上似乎什么都没有,在看那片星星的时候,似乎在冥冥中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电闪雷鸣,等待着一个惊世亥俗的天塌地陷。

    就在那年,初中毕业的谢三江在父亲的恐吓下填了自己并不情愿的志愿——师范学校。父亲歪着脖子说:“只要考上了师范当个小学教师就吃上了商品粮、抱上了铁饭碗,在师范读书几乎就不用什么花费了,你也就是国家的人了。”父亲与谢三江的谈话严肃得似乎再与他谈一桩生意。谢三江想:考上师范的确从此就不用像父亲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改变从土里刨食*土地生活的命运,可他的梦想是在大城市当个记者或者作家再娶个城里的媳妇而不是回到大山去当孩子王。“你即使考上重点高中我都不会再供你!我也供不起!”父亲的话冰冷得像冬天的生铁没有一点温度。谢三江深知穷困潦倒的父亲是希望自己早日参加工作,不用再供他为他花费钱,三年后就有回报。很会算帐的父亲不会也无力再供他上高中再念大学,考师范对父亲来说是最短、平、快也是最投入小产出快的出路。万般无奈之下谢三江只好将重点高中的志愿改成了师范学校。不会向命运低头的他的心情就像他每天哼唱那首《十六岁的花季》主题曲所唱的——外面的天空很狭小,我的理想比天高,外面的世界很宽广……在这多彩的季节里,编首歌唱给自己……

    大山里古老山村几乎所有孩子的乳名都土得掉渣。山村村民固执地认为谁家把孩子的名字取得越卑贱,孩子生命力就会越旺盛,否则就可能会妖命。狗仔、大猫、黑狗,还有取名叫老鼠、早死的。谢三江在家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三,父亲取乳名时就在三后面加上了狗仔,村人都喊他三狗仔。

    谢三江的父亲小名叫细狗崽,他在村子上,甚至在整个碧河乡里小有名气,是个颇有争议的人。那时他想不明白也读不懂那些村人的眼光,老觉得那些眼光里有鄙视,有嘲讽,有一种说不清的色彩……父亲很是精瘦,他瘦削的脸庞上,两眼炯炯有神,粗黑的眉毛一根根竖起来。父亲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人缘极差,精力很旺盛,很能折腾。那时文革刚结束,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悄悄沐浴到偏僻的山村。八十年代初期他在乡村经营过商店,开过加米厂,砖瓦厂,石灰厂,承包过养猪场……尽管他父亲很努力,家里光景过得并不见好。父亲生意也曾经做好过一阵子,那时他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上面口袋经常挂着一支闪闪发光的钢笔,挎着一个印有上海宋体字样的黑手包,匆匆穿梭于乡间。那时村人很亲切、敬重地称他为老板。很有头脑的父亲由于不善经营,又有吃喝赌嫖的陋习,很快欠下一屁股债。当“万元户”还是很多人羡慕的称谓时他已经是负债“万元户”,两个哥哥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被父亲分别送给了还算富裕的外公和伯父。谢三江的父亲就和母亲带着尚小的弟弟去了临界的隔壁县新川县坪山镇打工,他和两个姐姐留在了吉和县碧河乡峰溪村侍弄着家里的几亩薄地。

    就是在那个初夏,太阳像蛋黄淡淡地挂在天空,大地涂写着她的诗句。人们静静地感受着初夏的清爽与纯净,太阳温和地微笑着,注视着丰收季节的即将来临。那个初夏的下午,阳光像是一种悠闲超脱的符号溢在稻田和青石上。田野里,水稻茁壮成长,稻花香里能听见稻花抽穗的声音。昨夜的一场雨稀释了山中的热浪,乳色的山岚,在群峰间萦绕飘荡,谢三江步行了四十多里翻越了三座大山终于从峰溪村赶到坪山镇上找到了父亲。

    “爸爸,下星期要中考了,今年我们中考不在碧河乡考,要到桥边乡考,吃住要五块钱,能否给我五块钱去参加中考?”谢三江小声幽幽地说,生怕穷困潦倒、自私吝啬的父亲拒绝给他钱。“哪有钱?考不了就回家种地,家里正缺劳力。”父亲的声音像寒冬的冰雹打在他冰凉的心上。他不能因为五块钱就放弃中考!他知道那不是放弃中考那是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像长江的水不可能再复返!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