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欲望是燃烧的火 > 正文 第六章 悠悠岁月(第1页/共7页)

正文 第六章 悠悠岁月(第1页/共7页)

 热门推荐: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了。

    这一年的春天,柳枝萌芽,小草吐绿,春燕回归,整个江东大地到处是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地处江东省中南泰吉盆地碧河公社,勤劳的老表正在备耕生产。

    社员们下地早,在队长的带领下,天刚蒙蒙亮就出发了。李明华扛着一袋化肥无精打采地跟在队伍最后面,慵懒地迈着步子。他已经厌倦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那可怜巴巴的工分,怎么也激不起他生活的兴趣来。他有些怀念无忧无虑的上学时光,让他引以为豪的是,高中的第一年,他参与了大串联,跟着成千上万的红卫兵去北京看了一次**。这是有生以来最让他激动的时刻,虽然那**广场人山人海,他也没有真正看清**的面孔,但这次出行让他真正见了世面。回来后,他更不甘心一直在红土地上耕作一辈子,总觉得自己是城里人,是知识青年,家在城市,是积极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锻炼的号召才来到偏僻贫瘠的曲江村。不知何时能返回城里,但残酷的现实是那时的他寄住在村里老实巴交的严水开家,扎在赣南的红土地中,修补地球。

    李明华曾下乡的曲江村属于谢三江出生的碧河乡峰溪村委会下面的一个自然村,两村相距不到一公里,两村中间相隔一条碧清的小河。曲江村地理位置偏僻,但风景很好,村中央有一水塘,村西头有一座青石板桥。铺满鹅卵石的乡村小道曲折延伸给人一种沧桑感,小村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图画映入眼帘,小河从村中间悠悠流过,两岸人家依水而居,江南水乡的灵秀风景如画。暮春三月,乡村的河水绿翡翠般水波静静流淌。那河上的小帆三三两两,有时出现于杨柳梢头,有时像两只白鸽滑过翅翼。小河两岸稻田青青,鸭群追逐着五彩的花瓣。小河成了有声有色的音乐五线谱,那些洁白的羽毛,橙红的活泼之蹼掌,在流红的波上拨弄,写着一个个音符,发出天真的声音,它们或者缓慢移行,如同白云划过天空,或在阳光下,清风吹过,稻禾翻滚着波浪,也有金色的油菜花,点缀期间,浓郁的芬芳扑鼻而来。杏花白,桃花红,还有或粉红,粉白的梨花,黄鹂载歌载舞,喜鹊鸣噪。阳光把红花绿叶移影于水波中,同时瓣瓣落红如雨,纷纷洒洒飘落于河水中,河上有谁家饲养的鹅群急速行使,如同灿烂流星,甚至把头部钻入水中,欣喜而失态地露出白裙,蹼掌鼓动,扑击河中落红,不由感慨流入落花春去也……

    李明华下乡寄居在老表严水开家,严水开家劳力多,挣的工分多,光景过得还挺好。严水开有三个女儿,一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三女儿严夏荷年已十八,出落得水灵灵,虽读书不多,嘴特甜,善良美丽,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李明华经常对夏荷献殷勤,眉来眼去。

    年终岁尾的月亮,显得那么冷漠,显得孤独而又冷清。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只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感伤,感伤逝去的年华和岁月。天上星斗零乱。山村一点声音也没有。李明华在严水开家里磨豆腐。

    杉棚的屋里露出几根横梁,豆浆缸、豆干架子、磨子、烧豆浆的矮灶,大缸、小桶,烧灶的茅草,把这个很小的杉木搭的屋里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

    灶上的一盏煤油灯,灯头上冒出一枝黑焰,在空中摇曳。屋子里,昏黄的灯光,照得人影模糊不清。严水开五十多岁了,动作麻利将磨子下盛着的一木盆豆渣,倒在矮灶上一个滤浆的布袋里,开始筛浆。李明华坐在灶门口的茅草上,灶里的火光,映着他通红的国字脸,一副黑框的眼睛架在光光的额角上。他手上捧了一束茅草,只管向灶口里塞着。

    一会功夫,锅里的豆浆已经沸了,严水开拖过木桶*住了矮灶,将木勺舀了豆浆,向木桶里倾下去,那豆浆的热气,烘烘的向上蒸着。严水开卷了蓝布衣服的袖子,两手臂上的肉筋条条地向上鼓了起来,口里嘘着风吹那豆浆的热气。

    “爸!豆腐浆好了吗?”严夏荷扶着杉木板门,向这淡黄色的灯光里面望着。李明华手扶了扶木桶,伸着手道:“拿碗来,我和你舀上一碗吧。夏荷,你妈起来了吗?”严夏荷道:“妈起来了,她不喝豆浆。”

    李明华将豆浆连续地舀完了,找了一个箩筐,将浆桶盖上,在屋檐下向天空上看了看,东方有些鱼肚白。

    家里的空旷好象让寂寞无限扩大了。窗前的一弯残月碰撞着李明华脆弱的神经和软弱的心。李明华躺在黑暗中,清晰地感受到焦渴的欲念像灶里的火越烧越旺,夏荷姣好的脸蛋、丰满的身体挥之不去。他出现这样的幻想中迷迷糊糊睡着了。

    “吃饭了。”夏荷从厨房里出来喊他,熟睡时夏荷在李明华身上盖了一层薄薄的床单。清晨夏荷甜柔的声音吵醒时发现自己和衣躺在床上。夏荷打心里越来越喜欢上了这戴眼镜、壮实魁梧的城里知青李明华。

    一家人都坐好了,酒菜上齐。李明华的确饿了。

    吃完饭严水开交代了一些事,去赶集了。

    晚上家里只剩下李明华和严夏荷。严夏荷心情格外好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她温了一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