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战国修行者 > 第二卷 悟道 第十二章 造化葫芦(第1页/共2页)

第二卷 悟道 第十二章 造化葫芦(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时近黄昏,斜阳西下,云彩镶金。

    泉涓涓溢出,上有高峰,下为深涧。若云两脚生风,随意踏在树枝又或萋草上,悠然而行。

    人生中很多时候都会迷茫,到底该如何前行?即使有前人的道标,即使有一层层的阶梯引导你走向成功的终点。可是,如何去走,如何走得开心,这是无人能告诉你的。

    造化经的功法明确,一步步都已敲定。然而正如折叠一个纸花,每个人的步骤一样,但最终成品却是各有特色。修道途中,一个境界就是一条道路,若云还需慢慢推敲,以求真正走出自己的路。

    循涧右行三里余,峰随山转,一个石头平台露了出来,有一道观稳坐其上,仿若虎踞龙盘,看它材质跟平台一模一样,无砖无瓦,似是直接在石头上雕刻而成。道观石台都是青苔斑斑,落叶成泥处自有花草茁壮成长。于石头两边的悬崖有桃树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

    山风呼呼,斜阳将石台道观染成金色。几分豪气生起,衣襟纷飞中,若云踏上平台,转望远方鹤立鸡群的飞来峰,如架海金梁擎天巨柱,蔚为壮观。其上嘉木尤其深密,翠色花颜互映如图画;上方云雾浓浓,于金色斜阳映射下,顶端宫殿若隐若现,更添几分仙气。

    上到那里,有什么困难?若云举手在空中一握,自觉将山峰宫殿尽挚在手,不由嘿嘿一笑。转身往道观走去,几步后便觉不对劲。

    被偷窥了!是谁?婆婆说的小顽皮?

    若云心神沉入青莲子里,往周边扫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异常,只是几棵树中木气尤为浓重。他扬扬眉,微微一笑,洒然走入道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道观不大,正殿后殿和厢房厨房柴房等等一应俱全。若云十分可惜地想:正是个修心养性的好场所,为何荒废了呢?

    正殿有联如是:参术功多因造化,葫芦品贵辨仙神。各个字体龙飞凤舞,隐然间可见俯视天下众生的凛然傲意。若云只觉震撼,在字体间来回品味良久才回过神来。

    入了正殿,帘幕之间,供奉一物,却非是外界的三清神像或其它的土地神祗又或妖仙魔怪,而是一只葫芦。大约高两米,表面刻着金光闪闪的四字:造化之源。

    这四字让若云盯了好久。造化经,造化之源,两者似是有联系。有一刻钟若云感觉自己摸到了所谓道门秘闻的核心之处,可惜深想却是惘然,毕竟掌握的消息太少。

    也罢,些个事情与我何干?

    抱着这样的心思,若云在殿门高槛上坐了下来,眼看残阳渐落,光芒一点点隐在天边,他的心神也随之慢慢沉没。当天地将最后一丝光明过虑后,若云那丝清明也跟着迷失在浮浮沉沉的心湖中。

    迷迷蒙蒙,渺渺茫茫,有潮起潮落的声响,花开花谢的幻象。谁在低语,似远似近,似幻似真,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人生。

    笃笃笃,声音打乱夜色的平静。

    心湖一个石子跌落,道道微波扩散。若云骤的睁眼,虚室生电,那一霎所露的是悠悠万年的沧桑。片刻后,电光熄灭,两眼回复圆润,顾叹间尽是洗尽铅华后如同幼儿那般的无暇纯真。

    不单功力进入顺境萌芽期,心境也晋至一个玄妙的境界。若云缓缓站起,在夜色中震震衣袖,举步循声而去。

    笃笃笃,声音不断。

    后殿外的道场上,一个比若云高了两三倍的人影正在努力干活。

    若云走近,见一棵人形的枯树正挥动粗长干枝砍着一把刀。没错,就是一把比若云的体形还大银光闪闪的柴刀。

    头顶枯枝落叶,树瘤树洞组成七窍,五官看来扭曲,似是幼儿的涂鸦作品,是一个古怪的树妖。

    呼哧,呼哧,树妖一手抹抹额上子虚乌有的汗,嘴里吐出劳累的声音,一副挥汗成雨的勤劳模样。那把柴刀在他不间断的拍打下渐渐变形。

    “刀不是这样炼制的。要经过火炼,再就着热力经敲打而成。”若云看了好一会,好心好意地出言指点。

    “什么?”树妖空洞洞的眼睛转向于他,嘶哑着嗓子嘟囔说:“都说了不知多少遍了,我是树妖,不长果子的,你到别处找吃的去。”他一边说着,手也没停,枯枝打在刀上,声音沉闷,但节奏如一,手法混熟而美妙,好似已经拍打了无数岁月,习惯成自然。

    佛家有言:砍柴跳水,就是妙道。如这树妖,心枯若死,手挥如意,可谓之为道。道者,心之明灯也,须常守而不失。

    若云有过不少次明悟,然而境界能入,更应能守。若有所思地又看了片刻,心里豁然开朗,他微微一笑,说:“你在干什么?”

    “什么?”树妖呵呵一笑,将嘴裂到耳边,露出深不见底的大洞,高声喊道:“我可没空跟你玩,找毛毛去!毛毛最爱玩耍了。”

    原来是个耳背的树妖,看看树妖由比自己脑袋还大的树瘤结成的招风耳朵,若云大汗。再次运劲问:“老人家,你在干什么活哪?”

    这次耳背的树妖却听过清楚,回答:“你这娃娃真笨,没见我在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