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鸿蒙大自在无量天尊 > 正文 洪荒篇 第四章 双圣开道场,妙音传洪荒(第1页/共2页)

正文 洪荒篇 第四章 双圣开道场,妙音传洪荒(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前文说到,鸿钧道人于天外天开紫霄宫。

    此刻,紫霄宫内,鸿钧讲道,,只讲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香氤氲,阵阵撩人,凤鸣悦耳,声声相合。仙鹤起舞,花开万象,妙曼无方。身前坐有三位道人,顶上现了三花,胸中存有五气,当真是听得如痴如坠,似梦似幻。忽有一道玄妙道音传来,鸿钧微一皱眉,扬手将其阻于宫外,道:“今日讲道止于此,尔等明日再来。”

    三道人走出宫外,右手一位黑须青年道人奇道:“二位师兄,方才那妙音从何而来,竟使得老师停讲?”中间的中年道者皱眉道:“我也不大明了,不知大师兄知否?”右手老者摇头不语。

    “奇哉!适才得闻妙音,贫道竟有茅塞顿开之感。这讲道之人必是大德。”青年道人似是有些感慨。“通天师弟此言差矣!老师所讲,包罗万象。那些左道之音,安能于之相提并论!不听也罢。”中年道人不禁斥道。原来这三位道人便是那盘古元神所化三清是也。青年乃是通天教主,中年是那原始天尊,老者便是天上老君也。三清由盘古元神所化,后拜入鸿钧门下听道。

    且不说三清如何言语。我等先看那妙音到底从何而来?

    洪荒大地中心,有一插天神山,便是那天柱不周山。其峰直上云间,山间云雾缭绕;奇花异草漫布,灵禽异兽嬉戏。山中有一大殿,上书:洪荒殿。此刻殿中传出阵阵大道真言,当真是天花乱坠,口吐莲花。洪荒殿外百鸟来朝,万兽腾空,草木花虫皆息声听道。听到兴处或是抓耳挠腮,或是上窜下跳,或是侧头冥思,表情不一而足。殿上有一玄衣道人,顶上现一片庆云,上现混沌青莲,青莲上有一玄黄塔、一无量尺。正是那鸿蒙道人。殿中坐有一男一女,正是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二人得闻大道,正如痴如醉。这俩兄妹乃是鸿蒙知鸿钧收得三徒,心有所动,于山下所收是也。鸿蒙讲道之时,并未敛其音,道音愈传愈远,渐渐遍传洪荒,引得不少大神通者前来听道。

    鸿蒙不曾藏私,将大道一一道来。忽闻九天之上传来玄妙道音,知是鸿钧之举,心中一笑,将鸿钧道音阻于殿外,便不去多言了。

    洪荒之时,有东南西北四海,有万万里,无数水族生活其间。于东海深处,有一大神通者,乃四海之王、万龙之祖,九爪而金鳞,能飞能隐,身形绵长万万里。呼吸间,海上风起浪涌,可谓是怒海狂潮生哉!一日得闻妙音,破海而出,身化人形,帝冠而龙袍,直往不周山而去。水国波臣皆称其为:龙祖。

    又见万里群山之中,有一族,号:巫。其为盘古精血所化,天生有大神通,不修元神,只炼身躯,举手投足皆有移山填海之威。其族自称为盘古后人,自成一脉,不礼天不敬地,不法三清。有十二巫帝江、蓐收、句芒、祝融、共工、玄冥、后土、天吴、烛九阴、强良、奢比尸、弇兹为巫族首领,号:十二巫祖。

    十二巫祖中有一巫名曰:后土。人身蛇尾,背后有七只手,前有两只手,握两条腾蛇,头发披散下来,看不清面目。后人尊之位大地之母,后土娘娘。却是十二巫中最明心见性之巫,日后开轮回,化六道,得大功德,惜其不修元神,成不得圣,惜哉!

    一日,十二巫祖于山谷之内吸纳九幽煞气炼身,忽闻得玄妙之音,后土面色一动,似有所悟,喜道:“诸位兄长,此乃大道之音,吾欲前去听道,不知兄长等意下如何?”坐于东面者,人面鸟身,六只鸟爪,背生四肉翅,全身红色鳞片,善于飞行,四翅一扇,便有二十八万里,正是那十二巫祖之首:帝江是也。只见帝江嘴角一撇“妹妹未免太长他人志气,我等乃盘古子孙,天生神通,去听个劳什子的道!妹妹若有意,自去便是,可莫要后悔。”后土摇头太息,看向一巫,那巫全身骨刺,状若巨兽浑身一股冰寒煞气,让人*近不得“玄冥妹妹,不如你我同去?”原来这巫便是玄冥,却见她有些迟疑,后还是摇头道:“兄长所言正是,我等皆是天生神通,又能听得什么道?姐姐还是莫要去了!”后土环顾他人,见众巫大多面色不豫,便不多言“这般小妹便自去了,忘兄长妹妹,亦能前来。”言罢遁入地中,一瞬千里望不周山而去。

    先不说后土如何。且看那洪荒西极飘来两位道人,前者身高丈六,面皮黄色,脸色愁苦;后者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只花,手中拿一枝树枝,正是那后世西方二教主:接引、准提。只见准提问道:“师兄,不知我等去往何处?”接引面色愁苦,也不多言,向天一指,飘然而去。准提一愣,随即笑着跟上,往那紫霄宫而去了。

    当日盘古身陨,双目化作日月。那太阳星上孕生两位妖神,号:帝俊、太一是也。二妖径直向紫霄宫去了,此处不予详表。

    又有那血海中阿修罗祖师冥河,散修士盘王、镇元子分往紫霄宫、洪荒殿而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北冥海有大妖鲲鹏,飞至不周山下,进得洪荒殿中,见鸿蒙道人身前首排仅余一只蒲团,有一红衣道人正欲坐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