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两晋烟尘志 > 第七回 金銮殿乱点鸳鸯谱 红梅院悲听凤凰曲4(第1页/共2页)

第七回 金銮殿乱点鸳鸯谱 红梅院悲听凤凰曲4(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齐王冏道:“陛下,如今诛杀了妖后和逆臣,陛下重整乾坤,正是千载之喜,陛下几位公主也已成年,何不喜上加喜,择朝中青年才俊录为驸马?”

    惠帝童心大发,喜道:“好事!朕还未给人主过婚呢,今日朕就为尔等作成佳配!”见司马翎在身旁为他斟酒,道:“我儿,多番让你受苦了,你好生坐着,父皇今日为你择一佳婿。”司马翎脸一红,轻声道:“父皇休胡说!”转身进内间去了。

    惠帝道:“白璧王听旨,寿阳公主乃朕爱女,她的品貌如何你是知道的,朕不必说了。如今朕把她下嫁于你,你可不许亏待她!”

    刘吟风听得一口酒差点喷在地上,他一直把司马翎当作小妹妹,从未思及于此,更何况——忙奏道:“陛下,臣已有妻室,此事万万不妥!”惠帝道:“你妻室是何人?”刘吟风道:“汝南王亮之孙女。”

    “现在何处?”刘吟风道:“臣亦不知。”

    琅琊王道:“我听闻那位皇姊已然过世,刘兄,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你尚寿阳公主,一尊皇命,为忠,二续香火,为孝。且寿阳公主品貌举世无双,与你正是一对璧人,何为推迟?”

    惠帝喜道:“皇侄说得好!朕不会说,反正此事就如此定了!”

    梅儿在帘边窃听,喜得拉司马翎手道:“公主,今番总算遂愿了!你听,叫你出去听旨呢!”司马翎也是私心甚喜,却冷色道:“汗邪了你!疯疯癫癫,不成体统!”

    梅儿笑道:“主子若是不属意刘公子,我即刻去悄悄告诉皇上,皇上如此疼爱公主,必不会将你嫁于自己不中意的人的!”司马翎笑着,啐道:“我看你越来越要降伏我了不成?仔细你的皮!”梅儿嘻嘻笑了。

    又听惠帝道:“石勒,你师父配了朕的公主,朕把公主最贴身的那个侍婢配给你如何?”石勒才年方十五,从未思及婚嫁之事,不由大是尴尬,嘟哝道:“陛下如何扯到我身上?”

    惠帝道:“怎么?你是嫌她身份卑微?好,朕就即刻认她作义女,封济源县主,如此你该遂意了吧?”石勒急道:“陛下不可如此说笑。”

    惠帝道:“朕哪里说笑?这是好事啊!哦,朕明白了,你不肯僭于你家卫公子之前,是也不是?放心,朕还有一清河公主,生得也与寿阳公主相差无几,可堪配于你家公子!”石勒低了头不说话。

    太监传梅儿出去受封,窘得梅儿粉腮通红,向司马翎求助。司马翎笑道:“这才叫说嘴打嘴现世现报!你快去吧,又不是上断头台,有何大不了的!”梅儿无奈,只得出来跪听恩旨。

    之后惠帝又硬做保山,将宰相王导之女许以琅琊王司马睿,将太宰刘殷长女许以刘聪。刘殷赧然道:“陛下,刘聪将军与臣同宗,联姻不和礼法。”王戎亦谏曰:“皇上,本朝以儒法治国,礼数不可废也!”

    惠帝招石勒近前,悄声问:“朕说不过,帮朕想想怎生驳他们?”石勒一面假作斟酒一面悄声说:“陛下,匈奴刘氏与中国刘氏并非同宗。匈奴刘氏乃汉公主与匈奴单于之后,与中国刘氏乃是表亲。表兄妹结亲正是亲上加亲!”

    惠帝大喜,将此话学说了一遍,众皆不能驳。齐王冏及王濬王戎等老臣以为惠帝突然灵光开窍了,皆含泪默谢上苍。帝大悦,命太史官选黄道吉日,为这几人完婚。众臣山呼万岁,彻夜欢饮。

    却说惠帝还在乱点鸳鸯谱,刘吟风却是满怀心事,先退席回小别院中躺下。晋室的皇命他本可置之不理,但想到自己数年来的经营,又不可因小失大,二来又想若是逃婚,司马翎将会怎生难过?又思及妻子司马灵,辗转反侧,悠悠间忽到一地,似是胭脂山顶,绿草如茵,红花满地,一支凤求凰的曲子从箫管中吹出,若一曲凄凉绝望的骊歌。

    “灵儿!”他循着箫声往前赶去,她似乎就在前面不远处,却只看到一个朦胧的身影,怎么也追赶不上。忽然,一个黑影从薄雾中跳出来,挺剑向他刺来,那个怪物面目狰狞,如影随形,他怎么也摆脱不掉!似乎在同自己的幻影打架,他无论如何出招,对方总是一下化解了,还以致命一击。他从未感到如此力不从心,索性双眼一闭,对方长剑刺入胸膛……

    他猛地惊醒,一下子坐了起来。这并非尽是一梦,他不由又回想起五年前,当时他和妻子避居在胭脂山下,每日弹琴吹箫、狩猎牧马,真如神仙一般。

    但为了家族之事,他不得不复出,走南闯北。当年他率七大门九大派十二门阀二十五团头攻会稽,与秦虎及江东诸贼首结下了很深的梁子,在去乐浪探访《史记残页》下落时,司马灵替他误服了秦虎手下的毒药,命在旦夕,而她当时已身怀六甲,他竟没能保护住她,竟被一个黑衣人劫持去了!

    那个黑衣人招式古怪之极,他就像一个幽灵,仿若能洞穿人的心灵,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被他后发先至,轻而易举地破解了!

    “枉我为西蜀玉龙,竟连自己心爱的人也保护不了!”当年,若没有诸葛菁相助,他几乎也丧命于此了。故而当年诸葛菁要以龙泉剑为赌注,与他比武时,他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