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侦探推理 > 手拿名臣系统,我在古代女扮男装 > 章节目录 第 411章 未命名草稿(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 411章 未命名草稿(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京郊万年佛寺内,花木扶疏,昨夜下了一扬夏日常见的雷阵雨,早晨院中的芙蓉花压低了许多,还没恢复过来。

    令许玥想起了一句诗:

    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绿肥红瘦。

    …………

    对座的老僧小心的打理贝叶经,这种经文来自极遥远的地方,是在某种树叶刻下的佛教经文,论起来价值极高。

    据说唐时三藏和尚,取回来的就是“贝叶经”。

    老僧手上这一份,还是许玥送上的,大周贸易兴旺发达,与外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往来商队比之从前不知多了多少。

    贝叶经在中原稀少,邻国却并不少见。

    “主持,今日风光尚好,为何不一同来赏,这份贝叶经上的梵文艰涩,却不是一日之功可成的。”

    许玥一身宽袍大袖,眉目神态闲适自然,素白手指灵巧转动,一个梨子飞快的被削好了皮,梨皮长且薄厚均匀。

    可见执刀人的技巧了。

    入口,梨汁甘甜,果肉少渣。

    “阿弥陀佛,许施主说笑了。”老僧虽然还是那样老,白眉白须,小心的将贝叶经合好放在一边。

    看向这位时常不请自来的客人,语气缓慢却认真的开口:

    “贫僧虽然老眼昏花,奈何寺中只有贫僧一人通晓梵文,若不早些翻译出来,恐怕这份经书便要蒙尘了。”

    对此,许玥没说什么。

    她不说话,老僧却好似忽然打开了话匣子一样:

    “如今俗世财富渐多,人人皆追求富贵一途,前几日,有位善信捐了香火保佑其子经商途中顺利归来,这并无什么。”

    “可接下来,善信却是诅咒其子的对手遭山匪路霸,一命呜呼。”

    说到此处,老僧不由闭上了眼睛:

    “这十年经商的人越发多了。”

    “连贫僧这小寺,亦有多年修行的僧侣还俗,心心念念去发一笔大财……”

    他的语气越发低沉,双手合十:

    “人心多欲,理应遏制守欲,以往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各安其份,如今却是金银大行其道,长久下来社稷失序。”

    “施主才高心静,可知这该如何是好?”

    老和尚目中罕见有些迷茫,尽管他佛法精深,不逊色于历代高僧,却解不了眼前的问题——

    说来说去,商业发达对小民好处极多

    市面上可以买到安南的大米、高丽的布匹和人参,还有暹罗的象牙,更不用说外地的各种特产了。

    物资丰厚,朝廷税收逐渐减少,吏治清明……

    即便这几年连年天灾,百姓的日子也能过下去,老僧心知,自己的话说出去,恐怕只能惹人发笑。

    活的更好,是人本能的追求。

    却不想金银污浊迷心,为了欲望,人的下限会越来越低,这像是个大漩涡,没人逃得过。

    无论古今,都有种古怪的规律。

    社会上的物质富裕了之后,民众精神便会浮躁贫瘠一些。

    所以,许玥微微一笑。

    望向窗外,细心扶起坠地芙蓉的小沙弥,语气悠然肆意: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它的到来。”

    “主持只能适应了,不过,”

    …………

    她在京郊躲清闲,京城之中却有人趁着机会,默契的联合在一起攻讦许玥,想要达成各自的目的。

    或是不愿其占了天子宠眷。

    或是对已然成熟的民生署有觊觎,却愤恨于许玥如恶龙一般,不许人染指。

    又或是单纯的嫉妒。

    谁能说的清楚呢?

    起初,这扬风波来自于一份平凡的弹劾。

    自从许玥入朝后,每过一年,弹劾她的折子就变多一些,到了如今,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一月之内少说五六封折子。

    陛下看也不看。

    所以本没什么人在乎此事。

    可这折子上的罪名却列的煞有其事,有纵容族人侵占良田、残害百姓,还有卖官鬻爵、中饱私囊等等。

    不仅语句激昂,且附带着人证物证。

    这次弹劾也没有被压下去的机会——次日,折子上的内容便传遍了京城,甚至有向外地发散的趋势。

    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谈论此事,许大人是否真的干了这些恶事。

    连主导者都没想到,传播效果会有那么好,这些小民也太热情了一点,只丢个引子下去就狂热议论起来了。

    都不必人去引导。

    没办法,许玥在民间的名气极大,往常只是被人低估了,却不想也是这份名气让天子压不住了。

    这会儿朝中人才反应过来。

    啊这,是要来真格的?

    有人感叹了起来:“风波又起,来势汹汹,不知许大人该如何应对。”

    这会儿,许多或恶意或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