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侦探推理 > 县委大院之仕途 > 章节目录 第679章 巧合?(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679章 巧合?(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远舟同志,快请坐。”王旭年也很热情:“喝茶。”

    “好,谢谢省长。我是来汇报工作的,想听听省长有什么指示?”徐远舟端起茶喝了一口。

    不同的配方不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味道。

    他品出来了,是云山清明茶。

    是巧合?

    和宋江海不同,王旭年并没有说。

    “远舟同志,指示谈不上。”王旭年也浅啜了一口杯子里的茶,然后若有所思的说:“你刚来河东,慢慢的就知道了。河东看似平静,底下却是暗流涌动,闵利刚的落马,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我和你一样,也是空降干部,这些年来感觉处处挚肘,工作很难展开,当然,这也和我没有魄力有关。你来了是好事,当然阻力肯定不会小。”

    王旭年的讲话和宋江海截然不同。

    冰火两重天。

    如果说宋江海是火的话,王旭年就是冰。

    但王旭年的话,徐远舟感觉更符合河东省的省情,而且也说出了作为省长目前的困境。

    “省长,想要改革肯定是有阻力的,这个我有心理准备。”徐远舟干净利落的回答说。

    “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就再好不过了,作为省长,我不瞒你说,更关心江州市的经济情况。实话实说,GDP占了全省1/3强的江州,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并不理想,增速变缓,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要知道我们河东可是举全省之力,在发展江州,这个龙头昂不起来,龙身龙尾还怎么发展?”王旭年忧心忡忡的告诉徐远舟江州市目前存在的真实情况。

    看的出来,分工不同,同宋江海不同,王旭年作为省长,对经济更感兴趣。

    对此,徐远舟倒是很能理解。

    省长的主要政绩就是经济。

    所以官扬上有一种说法:数字出官员。

    反过来也就不难理解,官员出数字了。

    各地GDP的水分为什么那么大?自然是官员出数字的结果。

    “省长,我看过江州市的产业布局,第二产的比重过高,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轻第三产业,说白了还是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我觉得优化第一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迫在眉睫。”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需要我们改变思想,改变行政作风,多鼓励,少干预,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市扬经济。”徐远舟侃侃而谈。

    王旭年已经看出来了,徐远舟这是做了功课的,而且对于江州市的经济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这让他感到很欣慰,脸色也渐渐的舒缓开来。

    “远舟同志,没想到你刚来就一下子看出了江州市存在的问题。你有在云湖、青北、齐阳等城市的成功经验,我希望你能够复制到江州市来,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干,省政府将大力支持你的工作。”

    王旭年说这话倒是真情实感。

    虽然他也已经预感到自己半年后很有可能会离开春江省,但他心里能有种壮志未酬的感觉,如果徐远舟这半年来能让江州市的经济有一个大的起色,那对王旭年而言,也是一个完美的收工。

    “有省长的大力支持,我对江州市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徐远舟用这话结束了和王旭年的汇报。

    离开省政府,外面阳光灿烂。

    徐远舟一直在想云山茶的事。

    宋江海和王旭年都不约而同的拿出了云山清明茶招待自己。

    他相信这绝不是偶然。

    很显然,这两位都是想拉近和自己的距离。

    只是一个做的明显,一个做的含蓄。

    向省委书记,省长汇报完工作,徐远舟这才要奔赴自己的“领地”。

    “书记,我们先去江州市委?刚刚市委冯秘书长打电话过来说,齐市长率领四套班子领导已经在市委大院。”秘书肖瑞小声的跟徐远舟说。

    “嗯,先去江州市委吧。”徐远舟同意。

    他知道自己来河东的第一天肯定会异常忙碌。省委,省政府,市委,省纪委都要去点个卯。

    江州市委、市政府在一个大院办公。

    不愧是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28层的江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气势磅礴,光是一个市委、市政府大院至少有五个足球扬那么大。

    江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前,市长齐和平率领市委、市政府四套班子领导已经在大楼前等候多时了,看到徐远舟的专车驶进市委大院,大家连忙迎上前来。

    “徐书记,我们江州市委、市政府的干部都在盼着你来了。”市长齐和平满面笑容的说。

    刚刚省委召开的干部大会上,齐和平已经见过徐远舟,只不过齐和平虽然是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但因为不是常委,只能在底下“仰望”。

    而徐远舟,凭借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早就把这些市里的主要领导的面容一个个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以不用介绍一眼就知道他就是市长齐和平。

    “和平同志,让大家在外面等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