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科幻小说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章节目录 第406章 文安之复仕(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406章 文安之复仕(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堵胤锡现任武汉、黄州兵备道一职,在长沙监察军务,可直接顶替何腾蛟。”

    “文安之是湖广夷陵人,此前因诬陷被削籍归乡,前些日子内阁商议想召他进京,商谈复起出仕一事。”

    崇祯仰着头想了想:“即刻起恢复文安之官籍,擢升为湖广巡抚,总理政务。”

    “擢堵胤锡为湖广总兵,听候袁继咸调遣。”

    “臣遵旨。”邱瑜领旨后退了出去。

    众人离开后,乾清宫内又恢复了安静。

    崇祯开始思考当前的局势。

    北面建奴和蒙古人虎视眈眈,局势还是像之前一样紧张。

    南面的局势反倒是明朗起来。

    尤其是秦良玉出川入楚,打破了湖广地区的军事平衡。

    随着秦良玉的到来,明军就能兵分两路。

    袁继咸和堵胤锡负责追缴张献忠。

    秦良玉负责把李自成赶出湖广,随后一步步收复河南。

    打定主意后,崇祯让人通知兵部拟定旨意。

    处理完这些问题后,崇祯开始思考如何赚钱。

    这个赚钱不是卖东西赚钱,而是如何征收赋税。

    连续免除全国百姓两年赋税虽然给百姓减了负,但是让崇祯这位大明皇帝的财政问题开始暴露。

    纵然有金山银山,也挡不住坐吃山空。

    哪怕有一个亿的白银,如果没有进项,短短几年就能花光。

    也就是说,他需要在明年,也就是崇祯十九年做到收支平衡。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大明朝一年支出白银两千万两。

    收入也得达到这个数字才行。

    国库收入最大的来源是田赋,其次是丁银和杂税。

    此前他让户部计算过,在废除三饷后,田赋收入大约是一千三百万两左右。

    丁银一百五十万两,杂税一百万两。

    缺额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怎么才能补齐四百五十万两的亏空呢?

    崇祯首先想到的是开源。

    主要收入来源有三个,抄家,税,贸易以及印钱。

    抄家就不用多说了,那些贪官污吏,为祸乡里的士绅统统抄家。

    税分别是盐税,关税。

    盐税首当其冲。

    万历四十五年,大明朝开始实行纲盐法。

    天启元年时,大明朝盐税收入是二百五十万两。

    到了崇祯十六年,盐税收入却不足一百万两。

    钱哪儿去了?

    它们没有消失,而是被转移了。

    本应送往国库的钱被盐商和官员瓜分了。

    至于关税就更别提了,每年收入只有几万两...

    要知道,大明朝每年进、出口的货物总额高达近千万两。

    就算征收只征百分之一的税,关税收入也该有十万两才对!

    可惜,钱都被转移了。

    时间随着崇祯的思考慢慢流逝,不多时,李若琏来了。

    “陛下,廪膳银的事查清了。”

    李若琏递上一摞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崇祯扫了一眼,都是一些陈述,后面附有签名有手印。

    李若琏继续说道:“臣派锦衣卫去往学生姜贵老家调查,历时一个月,现已调查完毕。”

    “姜贵家中确实贫寒,但...”

    “但什么?”

    “但是他花钱大手大脚,吃的穿的用的不比镇抚司的锦衣卫差!尤其是他用的那些东西,臣都舍不得买。”

    “不对吧?司礼监每个月只给他发一两的廪膳银,也不够他的花费啊!”

    “廪膳银只是他收入的一部分,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别人的施舍。而他又擅长博取同情,所以每个月有很多额外收入。”

    “这么说,国子监祭酒侯永丰是被诬告了?”

    李若琏苦笑一声:“臣以为是,但又不是。因为他家里确实贫寒,三间土房都快塌了,但是吧...他不贫寒!”

    崇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这...臣不知。”李若琏谨慎地开口。

    这件事已经闹大了,处理不好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你给国子监祭酒侯永丰传个话,让他自行处置吧。无论结果如何,朕都不想在朝堂上看到这个学生,明白吗?”

    “臣明白了。”

    “等等,”见李若琏要走,崇祯喊停了他。

    “请陛下示下。”

    “陕西、山西去年夏粮、秋粮收成如何?”

    李若琏一愣,不知道崇祯问这个问题干什么。

    尴尬的是,他不知道答案。

    “立刻安排人去打探一番,尽量准确一点。”

    “臣这就去安排。”

    李若琏走后,崇祯继续思考之前的问题。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