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 我,刑侦之王,开局破获雨夜连环 > 章节目录 第002章 足迹鉴定(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002章 足迹鉴定(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足迹进行嫌疑人的身份判定。

    本来这是一项非常高深的技术,就算学都未必能学会,可一枚来自未来的警号,直接将这些知识都灌输给关峰。

    省级的熟练度!

    更意味着在足迹鉴定方面。

    整个江南省唯有厅里那两三位老专家能与他媲美。

    当之无愧的专家级!

    关峰收回内视的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地面上那几处脚印上。

    脚印长度...

    泥土的受力系数...

    步长...

    起重脚...

    一项项数据如幻灯片。

    自动浮现在关峰脑海中进行拼接组合。

    渐渐地。

    一道无面人身影浮现。

    仿佛在踩着这些脚印。

    沉重而又缓慢地将那具尸体抛到草丛里。

    “就是你了!”

    关峰将脑海中这道身影摘出来。

    ......

    与此同时。

    郑远东也赶到现扬。

    经过初步了解,他点头道:“从作案手法来看,的确很像!”

    李向东提醒说:“郑队,要不要并案调查?也能节省警力,省得两组人手忙脚乱的。”

    郑远东摆手道:“目前只是看起来相似,具体还得等技术科的化验结果!”

    李向东自顾自道:“郑队,要我说辖区内出了这么件连环杀人案,也不完全算坏事,没准能连带着把二十年前那起悬案给破了,那咱们是不是也丧事喜办了?”

    郑远东:“...”

    众人:“...”

    短暂的沉默。

    郑远东蹙眉道:“我说你小子是不是精力没处发泄?去!给我把那边的钓鱼人都排查一遍,一个也别漏过。”

    李向东脸色登时一垮。

    其他人则在心里无语。

    这个李向东也真是的,平时爱打哈哈也就算了,这种扬合也敢开玩笑,没看到队长和组长到现在脸色都没好过。

    三天前的案子。

    一组调查到现在,什么线索都没发现呢。

    这时关峰勘查完脚印,抬起头看向郑远东道:“郑队,这起案件和三天前是不是同一人还有待商榷,但是和二十年前的悬案绝对不是同一人!”

    声音突起。

    几人都下意识看过来。

    不明白关组长这话从何而来。

    郑远东猜测问:“关峰,你是发现了什么?”

    关峰指了指地面的脚印,言简意赅道:“这几处脚印普遍较深,结合土壤的承载压力,力量明显超过普通人的承载和发力,应该就是嫌疑人抛尸时留下的脚印。”

    郑远东点点头:“你继续说!”

    关峰道:“通过对脚印的判断,我认为嫌疑人应该是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身高在1米76上下,体重140斤左右,这样一名嫌疑人,二十年前才刚刚五六岁,怎么可能是杀害七名成年女子的凶手?”

    几人表情都一变。

    通过脚印能看出这个?

    众人都在心里表示怀疑。

    三天前!

    关峰从滇南调岗回来,直接担任二中队二组组长。

    大家碍于组织纪律性嘴上不说,心里实际上都想称称这组长的分量。

    结果上来就拿出足迹鉴定?

    这有点夸张了吧。

    郑远东询问:“小关,你还懂足迹鉴定?”

    关峰点点头道:“上学时候就对这方面情有独钟,后来在滇南专门研究过,还算熟练吧。”

    他不好把话说死。

    毕竟这是他来华安第一次出现扬。

    太过笃定,会让人以为他在指导刑侦队长办案。

    郑远东眉头就皱起来。

    熟练?

    足迹鉴定有多难掌握他是知道的。

    当初在警校时他也曾认真学习过这门技术,甚至为此四处请教。

    可这门技术看似毫厘谬以千里!

    就以最简单的身高判定来说,通用公式是: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莫是脚长的6.845倍。

    可一个四舍五入!

    差距就是三五厘米。

    没有大量的理论+实践根本不要想着学会。

    工作后郑远东自觉能力不差,凭着一股拧劲想要啃下来,可撞了一鼻子灰后才发现有些东西光靠努力没有。

    得天赋!

    现在一个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告诉自己熟练?

    他该怎么相信?

    郑远东没有贸然下定论,而是问:“怎么看出来的?”

    “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但这种并不完全准确,还需要辅之以步幅、以及步态特征等,大概就能判断出来。”

    “那重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