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月落日生 > 章节目录 第16章 月与灯(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16章 月与灯(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月亮东升西落,人们把月亮东升称为月出,把月亮西落称为月落。月出时,天明地亮。月落时,天昏地暗。月亮升起时人们称为白天,月亮落下时人们称为黑夜。

    月出时,月亮一点一点地从云层间穿透,一开始是圆弧,后来是半月,最后是整个月亮挂在高旷的穹顶上,天地间大放光明。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①

    月落时,云层渐渐地失去银色的光辉,天空慢慢地由亮色变为灰色再到黑暗,万籁俱静,大地无声,落月流金,充满着一种悲壮而不可言说的美。

    炎黄大陆上的人们见过许多次的月亮。齐国的月亮带着海风的气息,燕国的月亮有着白雪的浪漫,楚国的月亮湿润又温暖,赵国的月亮温柔又明亮,韩国的月亮端庄从容,魏国的月亮清澈美丽,秦国的月亮粗狂豪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②炎黄大陆的月亮有圆缺变化,人们的庄稼也随之兴衰荣枯,因为月不长久,地里的作物也生长孱弱。呜呼,楚国屈原曾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月亮带给世间光明,提供万物以养料,人们崇拜月亮,在各地修建月坛,祭祀月神——常羲③。

    几年来,月亮每年会发生一次“月食”。人们说这是常羲月神在衰弱,人们恐慌着,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不知从什么地方起,不知从何人开始,渐渐的,炎黄大陆上出现了一个传言:传说,会有比月亮更大更圆更光明且不变化的恒常太阳出现,现在的月食是太阳出现的前兆。

    传言如野火燃尽原野一般飞速散发开来,人们像潮水般开始涌动,火种已成星星之火,就看什么时候成燎原之势。

    人们渐渐开始不再崇拜月亮,不再供奉月神,不再祭祀月坛,各地的月坛有的被废弃,被遗忘。

    但是人们也没有修建日坛,也没有祭拜日神,因为太阳还没有到来。

    人们感觉空虚,感到不知所措,人们需要新的光明,于是,人们想起了灯。

    燧人氏于燧明国钻木取火,是炎黄大陆人工取火第一人,燧人氏以人的方式为大地带来光明与温暖,人从此掌握了火,后人称燧人氏为“火祖”。

    从此天地间有了灯有灯,各种各样的灯,照耀大地。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灯,有蜡烛,有油灯,有灯笼,还有灵灯,灵灯是灵器制成的灯,起到和月亮一样的作用,灵灯有大有小,大的灵灯可达数百丈光照一城,小的灵灯可只寸许点亮一室。各个国家都有自己造灯的方法。人们见灯能像月亮一般辐射能量,又把灯称为“人造月亮”。

    现在,炎黄大陆上逐渐泛起一种对灯的追捧和欣赏,各国上至王侯下至庶民都开始赞美灯器,一扬有关灯具的讨论与革命拉开帷幕。

    炎黄大陆上,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巨灯,巨灯悬于空中,达数百丈,供给光芒,散发热量,巨灯均为灵器,刻有符文,琉璃为壳,灵石为能源,灯芯为铜铁制成。

    巨灯在月出时燃起,在月落时熄灭。

    每座城的巨灯都有一个名字,咸阳城的巨灯名流火。

    秦国太学里就有一盏灯,灯悬在秦国太学上空,名曰玄鸟,大数十丈。玄鸟灯照耀太学无数年月,照耀过莘莘学子,照耀过圣贤师长。冬夏转换,昼夜更替。

    如今,玄鸟灯下,三千秦国太学弟子齐聚。

    今日,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月亮盛大圆满到极致,玄鸟灯流光璀璨。

    秦国太学最高长官——祭酒于高坛之上曰:“月食频现,人心不稳。何以解忧,唯有明灯。今日召集诸位,乃是讨论如何造灯。”

    众学子大为惊愕,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不休。

    秦国太学司业长声道:“肃静。”

    众学子顿时凛然。

    这时,一名站在人群前方的人族男性太学生走出学子阵列,向祭酒行礼,道:“学生楚雍,有一言请祭酒试听。”

    祭酒道:“请讲。”

    楚雍道:“天上本有月,庸人自扰之,何故作灯具,不如拜月神。”

    当此之时,有熊文君出列,大声道:“学生有熊文君,亦有一言。”

    祭酒道:“请讲。”

    有熊文君道:“月神白天升起而夜晚落下,灯却可白天黑夜都发光。月神出,灯为人间增加光明,月神落,灯替月神点燃希望。”

    楚雍默然良久。

    又有学子出列,是一名人马混血半兽人,人面人身而马耳马尾,他道:“我名齐武,请问,灯器乃小道,月神乃大道,何故弃大道而取小道?”

    有熊文君道:“何谓大道?何谓小道?爱护黎庶是谓大道,残虐百姓是为小道。便民生活是谓大道,不利生息是谓小道。与时俱进是谓大道,闭塞视听是谓小道。大道者,恒常也,利民也。今造灯具,并非不敬月神,是补月之缺而助民事也。”

    齐武缄默。

    由是,灯器之妙用已分明。

    祭酒微笑道:“诸学子明辨事理,辩灯论月,吾甚心慰。”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