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侦探推理 > 重生1984:涅槃如火,岁月如歌 > 章节目录 第6章 嫂子人丢了(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6章 嫂子人丢了(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你小周的事儿,我哪敢怠慢,已经问到了,我们村几家种葵花籽的都有货,不管你要多少,都能满足你。”李栓柱拍着胸脯。

    “老李,你可别吹牛,我用的可不少。”

    “你给的价格仁义,大家都愿意卖给你,而且,你还给我老头子一天五块钱运费,我可不敢糊弄你。”

    李栓柱拍着胸脯。

    周擎宇点点头,放下心来。收拾孙瘸子,只是周擎宇重生回来的第一步计划,最重要的当然是赚钱。

    西北农村,除了种植小麦、玉米外,有些地质不好的村庄,会种植葵花籽,李栓柱村里,有一半地里种了葵花籽。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擎宇也有些欣喜。

    葵花籽除了用来榨油,还是华夏人最喜欢的零食。

    这也是这几天来,他列的赚钱计划中的一项。

    在八十年代,炒瓜子绝对是一个优质的创业项目。

    最出名的就是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凭着一辆车一口锅,生生炒出了千万身家。

    不过,

    1980年到1984年间,年广久被人举报,以投机倒把罪,多次入狱。随着今年一号文件支持个体经济,下半年才被无罪释放。

    “老李,明天开始,你进城的时候,开始一天给我送一千斤瓜子,货到付款。”

    “没问题,保准按时给你送到。”李栓柱继续拍胸脯。

    接下来,

    周擎宇又跟李栓柱商讨了一下,瓜子的品质,每天运输的多少,到了砖厂的时候,已经敲定了每天的收购计划。

    李栓柱答应的很痛快。

    毕竟,他每天都要赶来拉砖,拉一千斤瓜子,对于马车来说,跟空着也没有区别。

    下了车,

    周擎宇跟李栓柱告别,跟金锁继续向着县城走去。

    带着金锁,不方便满街的溜达。

    周擎宇先是找了一家国营招待所,原本三元一间的房子,被周擎宇软磨硬泡,花了五块钱开了两间,将金锁安顿下。

    下午五点,周擎宇重新走出门来,向着供销社走去。

    三天前,

    周擎宇用金锁的嫁妆,在供销社定了一批货,现在应该到了。

    隔了老远,一名营业员已经迎了出来。

    “小周同志,小周同志,你可终于来了。”

    “怎么,还怕我订了货不要?”周擎宇淡淡一笑,一边走进店里,一边问道,“我要的货都来了吗?”

    “来了,来了,你看看是你要的东西吗?”

    营业员将周擎宇迎进门来,

    供销社的地上,一口程亮的圆筒状大锅、一口带了车轮的铁炉子,十几个箩筐、满地的木炭,油、盐、糖,香精……琳琅满目,足足堆了半屋子。

    这些货,价值足足200多元。

    这个时代,

    普通工人一月大概三、四十块钱的收入,周擎宇绝对是供销社妥妥的大客户。

    何况,按照周擎宇的说法,他不单单是订一次货,而是长期需求。

    前几天,

    周擎宇来订货的时候,还是供销社主任亲自接待的。

    “小周同志,我们领导说了,一定要给你服务好,你看看货的质量行吗,不行的话,我们会找厂家更换。”

    “好。”

    周擎宇挨着检查一遍。

    这年头,

    人们还不似后世学会了造假,做出的东西也实诚,无论是大锅还是炉子,还是其他东西,都是真材实料。

    看来,明天炒瓜子摊,可以正常营业了。

    跟供销社约好了明天来拿货。

    刚刚走出门来。

    街道对面,一家馄饨店大门打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穿过街道,向着周擎宇跑了过来。

    “擎宇哥,擎宇哥,咱们的赌约明天就到期了哦。”

    “放心,一定让你家馄饨卖到飞起。”周擎宇笑着点点头。

    这几天考察市场,周擎宇一直在馄饨店吃饭,也跟店里的老板熟悉起来。

    这是一家父女俩开的店。

    父亲赵金成,女儿赵小月。

    虽然金乡县有几家国营工厂。

    但,馄饨店的生意并不好,主要是馄饨口味太差,跟后世那些知名小吃比起来,简直味同嚼蜡。

    最主要的是,缺了一位重要的原料,味精。

    华夏民间对味精的应用,

    南方稍微早一点,大多是在80年左右。

    但北方第一家莲花味精,成立于1983年,这时候还处于打天下的时代,更加不会卖到大西北来。

    味精流行起来,基本到了九十年代了。

    周靖宇炒瓜子也需要用到味精等各种调料,所以吃饭间隙,周擎宇跟老板聊了一下。

    当然,他给馄饨店提意见,也并不是好心泛滥。

    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