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最后一个武林 > 章节目录 第64章 石林村秘辛(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64章 石林村秘辛(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乡村振兴?该不会是咱们村‘振兴’起来了,来找素材吧。”其中另一位妇女随口一说道。

    那唯一的男子闻言面色一变,他紧张道:“还真有这个可能,阿芳你怎么不早跟我们说,不管记者来采访什么内容,对我们都不是好消息,得赶紧把他找出来送走。”

    阿芳就是中年妇女,她却没把男子的话放在心上,回道:“人家说了就是来随便转转,瞧把你吓得。”

    男子没有与阿芳争论,而是向她了解了向挽歌进村的大概时间、穿着打扮及样貌,随后拿出手机拨打了一通电话:“早上9点有个穿白衬衫的瘦高年轻人是个记者,你赶紧查一下监控,看他都去了哪些地方,都跟谁说过话,我马上就到。”

    男子说完麻将也不打了,跟三个妇人说了一声后就往村里的监控室跑去。

    “怎么样,找到他的行踪没有?”约莫十分钟后,男子推开监控室房门,对一位值班的人员问道。

    “找到了,他跟阿芳说完之后在村里打转,没有再跟人聊天,现在刚到吉水河边。”值班人员指着监控画面对男子回道。

    男子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他三步并作一步来到监控前见画面中向挽歌正看着河水发呆,他沉声道:“不好,可能他是来调查河水污染问题的,快,快进看看他后来又去了哪里!”

    另一边,向挽歌在老人的讲述下,也终于得知了石林村的内幕。

    石林村的崛起要从一位当今的L县二把手说起,这位二把手是石林村人,从小父母早亡,是吃石林村百家饭长大的。

    由于当年石林村太过偏僻贫穷,村民们经常以野菜就汤饭为生,收成不好的话,每日只敢喝稀粥垫肚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淳朴的村民也并未放弃尚为年幼的二把手,轮流接济他。

    二把手感恩在心,发誓要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后来,他在镇上发奋苦读,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高中和燕京大学,从中学以来,他的学费都是国家帮他免除的,所以他也感恩国家。

    1995年,他毕业以后,国家原本分配他到省里参加工作,但在他的坚持下,回到了岭东镇,受到县里高度重视和培养,8年后,他成了岭东镇的镇长。

    一直想为石林村谋项目的二把手苦于没有企业愿意入村投资,村里也没有可做的农业项目。

    后来县里打算开发工业区,这让他看见了希望,在他的不断坚持和建议下,县里同意将工业区分化一块放在石林村附近,一来可以带动周边村庄就业,促进乡村经济;二来这里的土地不值钱,企业入驻成本大大降低。

    但工业区的征地赔偿并不多,这与L县本身的贫穷脱不开关系,县里财政也非常吃紧。

    同时企业招工数也极少,甚至很多都是从镇上、县里请的熟练工,石林村民一个都没能进厂,所以石林村并未完全摆脱拮据生活,离二把手想让石林村人人发家致富的愿望仍差距甚大。

    后来又过了五年,石林村民又回到了近乎最初的贫困生活,二把手也跃升为副县长。不知是别人给他出了主意,还是他自己想到的,突然有一天回村后秘密召集了老一辈的村民,拿出了一个“杀富济贫”的计划。

    何谓“杀富济贫”?就是设计陷害与石林村接壤的企业,比如占地超出红线、倾倒大量工业垃圾等等,先由村里派人私下交涉和解,让对方赔偿大额资金,若对方不肯就去县里揭发,由二把手暗中出面干扰有关部门执法,并处罚企业。

    用二把手的话说就是“企业是一只庞大的吸血鬼,我们只是把他们取之于民的钱还之于民了。”

    初时,这个计划并未得到老村民们的同意,觉得太过缺德。

    后来年轻一辈的村民,也就是二把手的发小得知此事,暗中联系了他,并在他的教导下开始实施计划,很顺利地就在半年内拿住了两家企业的软肋,收到了五十万元的私结封口费。

    一起参与此事的几位年轻村民分赃后购买了新的摩托,顿顿鱼肉,让不少村民眼红不已。

    欲望一旦打开,就会是无尽的旋涡。

    村民们争先加入,时至今日,除了向挽歌眼前的老人外,都参与了“劫富济贫”。

    工业区设置以来已有二十余家与石林村三面接壤的企业受到陷害,资金从十万到五十万不等,全村人民这才富裕起来,各个盖起了新房,只有老人还坚持住在老房中。

    听完了老人讲述的向挽歌内心震撼不已,他既敬佩二把手的智慧和怀恩之心,又鄙夷他用如此肮脏的手段陷害企业。

    “如此说来,那去年底顺发贸易公司厂房后面的河水污染问题肯定也是村民所为了,只是他们是如何栽赃的呢?”向挽歌对老人问道。

    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他们的事我从未参与过,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陷害的。”

    向挽歌点了点头,正准备告辞离去,谁知门口竟传来了一道声音:“友泉叔,县里的记者同志是不是在你家做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