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科幻小说 > 远东之虎 > 远东之虎第一卷 虎啸满洲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宣尼玛勒戈壁的战!(第2页/共5页)

远东之虎第一卷 虎啸满洲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宣尼玛勒戈壁的战!(第2页/共5页)

 热门推荐:
有感觉吗?!

    六哥,你我兄弟自相识以来我未曾求过你太多事情。这次,便是兄弟最后一次求你!便请你下令发兵!我有把握,将所有占据满洲的日军全部逐走!

    但请下令!!若是总司令依然不愿,卑职便通电脱离东北军!自组抗日部队!从此,你我弟兄私情虽在,然公义不存!

    第三军团司令屠千军

    张学良看完电报后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封请战电报这更是一封决绝电!一旦他拒绝,那么便意味着屠千军将会通电全国脱离东北军序列!

    这是他最为感到痛心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华北地区不稳而整个东北军人心惶惶!外界更是对于他讽刺重重,各种疑云顿生!

    若是军子这个最为倚重的大将走了,那么无疑将是对张学良极为致命的打击!要知道,现在第三军团可是他麾下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部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绩,第三军团都绝对比国内任何一支部队都要强悍!

    因此,张学良犹豫了!在他拿不定主意之下,还是给身在南京的蒋中证发去了电报将军子的要求说了一遍,兵最后凄然的在电报里对着蒋中证这样言道:

    千军吾弟,原留美学习闻之苏俄侵我,愤而辞学归来为国而战!济南败日寇、哈城御苏俄,乃我满洲、我党国不得多得之大将也!今其电言决绝,汉卿心甚痛之!

    然,今局势不稳,汉卿心中不定。欲允吾弟所请,又恐其不幸牺牲!是以,电请公教我!此事如何覆之?!切切之!

    张汉卿

    南京的蒋中证收到了张学良的电报,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在济南直接把陈诚的炮兵轰成一团废铁的小小营长!一时间虽然恨的咬牙切齿,但心中也有些许佩服!

    要知道那时候这小子不过是个营长而已,虽然张宗昌派给了他一部分部队但他麾下总计却不到一万人而已!可他愣是生生的抵住了自己数个军团近四五万人的进攻!

    甚至发起了反击,直接和当时的北伐部队打的旗鼓相当!甚至最后当北伐军不得不撤离济南之后,还能够发起济南战役完成全歼日军一个常备师团的壮举!

    曾经留学过日本的蒋中证心中是知道日军的战斗力如何的,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堪称是非人所为了!哪怕是蒋中证自己率领着所有北伐军部队,也未必敢说能够达到这样的战绩!

    若是平日,也未必不能让这小子跟日本人拼死一战!但此时蒋中证却没有回覆张学良这样的意图,他召集了包括陈诚、刘峙等前往总统府内商议此大事!

    而蒋中证的心腹们匆匆的赶到了总统府的时候,却听得了一个极为惊人的消息:刚刚宣布了复辟的溥仪再次发表了讲话,对外宣称满洲将成为帝国制,年号为“康德”!并将会完全的继承东北军留下的遗产。同时,邀请日本军队常驻满洲,维护满洲的安全与地位。

    承认东北军曾经签署的协议,并为了满苏友谊决定将中东路开放双方共同经营!并向英美宣布,希望能够加强合作为了维护地区和平而努力!

    一时间,国际再次震动!而英国方面原本从坚决的反对满洲国的声言中开始摇摆,不过美国倒是在第一时间宣布不承认满洲国!并督促国联尽快展开调查!

    苏联方面则是最为直接的回应了溥仪提出的说法,驻扎在贝尔加湖的新建苏联远东集团军宣布将于近日展开全军军事演习!!

    毫无疑问,此次演习的目标直指驻扎在外蒙没有任何援助的屠千军的第三军团!

    相隔不过一个小时后,原本一直态度不明的日本政府则是发表了声明!宣布接受“满洲帝国康德皇帝所请,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1 3 8 看 书 网^》)天皇陛下对康德皇帝的行为表示赞赏!并邀请康德皇帝前来我大日本帝国进行访问!”

    此消息一出,举世哗然!这日本人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这才多久?!竟然就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地步了?!这直接就是吞并啊!

    得知消息的英国人一边紧急派遣人员秘密与日本人联系,一边对外发表声明称:已经组织以维克多.亚历山大.乔治.罗伯特.布尔沃-李顿伯爵为首的事件调查团前往满洲进行实地调查!便请各方暂时停火,等待调查结果!

    见得各种信息后,蒋中证和陈诚等人研究了半天终于是给张学良发去了一封电报。便见得电报上这样写到:

    汉卿吾兄鈞鉴:此时如我与日本开战,则我必败,不言日方近十万精兵,而苏俄则与伪满再牵关联!若我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避免冲突,以公理为周旋!

    现外交形势,尚有公理;国联调查即将到达!东(三)省地位,必系整个,切勿单独交涉,而妄签丧土辱国之约。

    且日人狡横,速了非易;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否则亦不惜与日寇一战,虽败犹荣也!然此时非开战之机,若着恼日人则东北不保而中国丧!万望兄切切之!

    蒋中证于南京

    张学良在拿到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