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科幻小说 > 重生之民国少帅 > 第一卷 虎踞东北 第六十一章 苏联来电(第1页/共2页)

第一卷 虎踞东北 第六十一章 苏联来电(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5月份,就在张学良整天等着黄道吉日和许灵韵完婚,以享受齐人之福的时候。一封来自苏联的电报,败坏了他的好心情。戴笠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在那三个炮兵中有一个人家中突然多了许多财务,而且事发前,一家人已经躲到关东洲去了。这样的去向,是谁做的就很明显了。据戴笠调查说,因为沟通不畅,所以这个士兵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刺杀张学良。但是日本方面也规定了时间。而事发那一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这个士兵没办法,就只好动手了。而张海天和学思也实在运气不好。

    张学良对这个结果倒是没多大的意外,因为无论从什么方向来说,学思都算不上什么目标,张海天虽然有一定的职务,但是也还没有重要到可以成为刺杀目标。而可能会动手的人,只有三个。北京,广东,日本。

    虽然有了调查结果,但是张学良现在也没什么脾气。和日本的事只能以后再说了,也不是现在可以搞得定的。而来自苏联的一封电报,其实才是当下,张学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斯大林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大清洗,苏联被杀的高级党员就有很多人。其中有不少人要求来东北避难。但是张学良回绝了。这些人来到东北,对于张学良来说实在是个负担,首先是和斯大林翻脸,其次就是这些人来了也并非什么好事。都是一群固执的空想主义者。

    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啊。斯大林解决完了内部问题之后,已经不满足做一个俄国沙皇了,终于开始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手画脚了。斯大林发来了电报,要求张学良放弃自己的军事独裁,尽快组建以党领导为集体领导的东北政府。张学良见到电报,真的是无话可说。你搞完了你的独裁,就开始阻止别人的独裁了。

    虽然头疼,但是张学良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在形式上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他本身是不愿意做一个独裁者的,但是中国现在的国情,独裁也许比民主会更具效率一些。他不打算改变他的初衷,但是必要的变通还是要的。

    张学良次日发出电报,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斯大林的这封电报。而且张学良在电报中把斯大林的电报,用指示这两个字来表示。同时给斯大林回电道,张学良已经准备召开会议来完成共产国际对东北的指导任务。斯大林回电,表示满意张学良的态度,并且静等张学良的结果。

    6月,参加会议的人都先后到了奉天。张学良在一开会的时候,就把斯大林的电报拿了出来,递给了毛太祖。然后几个人挨个传看。张学良静静的看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几个人脸上都有一点兴奋的表情,虽然都在掩饰,但是还是露出了一点。

    毛太祖抽了口烟,看了张学良一眼,道“汉卿,这个事情你怎么看?”张学良早就想好了说法,道“虽然我一向反对任何国外的势力干扰我们的内政。但是现阶段,苏联的意见我们还是要听得,所以我觉得大家现在就讨论,讨论怎么组建政府的事吧。”周公看了张学良一眼,道“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召开全国党代会讨论?”

    毛太祖摇了摇头,道“我们现在只是讨论一个大概的方案出来,决定自然是要党代会做出的。既然斯大林同志提出了这个要求,我们要尽快拿出一个东西来。”张学良也点了点头,道“是这样,咱们现在先弄一个初稿出来。毕竟斯大林同志也不好惹啊。”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毛太祖皱了皱眉头,道“汉卿,不要拿革命导师调侃嘛。”张学良也正色的应了几声。然后,道“那大家就都谈谈吧,对政体的一些看法。”陈公博先开口,道“我觉得我们要效仿苏联的政体,毕竟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嘛。”张学良听完皱了皱眉头,陈公博又赶忙接过话题,继续说道“但是我们也要做一些适当的改变,毕竟国情不同,因地制宜嘛。”陈公博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原则的人,要不在历史上也不会随着汪精卫去当汉奸了。张学良此时无疑是党内的实权人物,又是唯一有军权的人,论资历,论实力。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虽然在基层可能根基不够稳,但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明显都很欣赏他。两个人辞职的时候都提议的张学良来接班。这样的人,自然是陈公博巴结的对象。

    大家对他这样的发言自然是多有不慢的,这算什么嘛?跟啥都没说一个样。董必武皱着眉头看了陈公博一眼,道“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国情和苏联有很多的不同,虽然我这个人以前是有一点迷信苏联的。这个我要检讨,但是汉卿后来的几次主张和谈话,我觉得因地制宜。实在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搞一个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张学良闻言点了点头,道“这个是应该的,我们和苏联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而且,苏联做的有些事情,我觉得也不一定是对的。”周公一听张学良这话,这话音不对啊。这是要批评斯大林了。这个就有问题了。忙说道“嗯,汉卿啊。咱们现在就讨论我们自己的事就好了,这个有些问题,不适合现在讨论吧。”

    张学良笑了一下,这个结果他早就想到了,在苏联自己开始批评斯大林之前。别的国家的党哪儿会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就算认识到了,也没人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