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金庸世界,咋一个熟人也没有 > 章节目录 第10章 混元功(第1页/共2页)

章节目录 第10章 混元功(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在静功方面,混元功与其他内功心法相似,要求修炼者静坐入定,通过调息来凝聚内力。修炼者需要在心无旁骛的状态下,缓缓引导气流在体内流转,逐渐积累内力。这一过程虽然相对平和,但却能打下坚实的内功基础。

    动功方面,混元功则显得更为独特。它强调在动作中调息,修炼者在练习拳法或掌法时,需要配合特定的意念和呼吸节奏。每一个动作都要与呼吸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内力在动态中逐渐形成。这种修炼方法虽然进展较慢,但却能确保内力的纯正和稳固,避免了走火入魔的风险。

    混元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兼容性。这种内力可以与其他任何拳法或掌法相结合,使得华山派的剑法更加灵动而不失沉稳。修炼者在长期的练习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内力,这种内力与其他门派的内力不会发生冲突,反而能够相辅相成。

    正因为混元功的这些特性,华山派虽然少有内力高手,但弟子们依然能够在江湖中以剑法争雄。这种内功的稳健和实用性,使得华山派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让马家父子对其垂涎三尺,渴望得到这种能够提升自身实力的内功心法。

    马家父子对混元功的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强大,更因为它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他们知道,一旦掌握了混元功,就能在江湖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这也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想要从辛平手中得到混元功的原因。然而,他们的贪婪和狡诈最终导致了辛平的悲剧,也让李逸风和辛平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辛平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波动,然后缓缓地说:“我已时日无多,自幼研习的混元功心得,若无传人,恐怕就此失传。你是否愿意继承这门武功?”他的眼神中带着期待和无奈,这是他对武学传承的执着,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力。

    李逸风听到这番话,心中激动不已,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他立刻拜倒在地,表示愿意接受这份传承。他的行动充满了对武学的尊重和对辛平的感激。

    辛平见状,摆了摆手,轻声说道:“不必如此大礼,我时日无多,你我有缘相遇,便以兄弟相称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豁达和释然,仿佛已经看破了生死,只希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得以传承。

    辛平继续叮嘱李逸风:“你学到混元功后,切记不要轻易在人前展示,否则一旦被华山派得知你未经正式拜师便习得此功,他们必不会放过你。在你混元功小成之前,也不要去找马家为我报仇,你必须先保全自己,才能谈及其他。”

    李逸风郑重地点头,他深知这份传承的重要性,也明白辛平的良苦用心。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刻苦修炼混元功,不辜负辛平的期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逸风暗下决心,定让马家父子死无葬身之地。

    在牢房的阴影下,辛平和李逸风之间开始了一段特殊的师徒关系。辛平表面上对李逸风的态度依旧粗暴,不时地对他进行殴打,这是为了掩饰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防止狱卒察觉到任何端倪,从而给马家通风报信,引来更大的麻烦。

    但在这些暴力行为的背后,是辛平对李逸风的悉心教导。他将自己的武学心得和混元功的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李逸风。在辛平的指导下,李逸风迅速掌握了混元功的入门要领,包括调息的方法、动功的练习和静功的修炼。他将这些内功心法与自己已学的罗汉拳和韦陀掌相结合,使得自己的武功更加深厚。

    辛平看到李逸风的进步,内心充满了赞叹。他对李逸风说:“你的武学资质天纵,即便是在名门大派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但他也提醒李逸风:“你学艺晚了些,虽然现在进步神速,但要修成顶尖的武功,如果没有奇缘,恐怕此生无望。”

    李逸风听了辛平的话,并没有气馁。日复一日,李逸风在辛平的教导下勤练不辍,武功大进。

    李逸风终于忍不住向辛平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辛兄,你之前提到自己时日无多,这究竟是何原因?”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不解,想要了解这位新结识的兄弟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辛平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那段痛苦的往事。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悲哀:“当时,我一时不慎,中了马家父子下的奇毒。这种毒极为罕见,且极为阴毒。入狱之后,我虽然尽全力用内力驱毒,但缺少了解药,毒素已经深入骨髓。”

    辛平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痛苦,他继续说道:“我的经常发疯,并非全是装出来的。每当毒发之时,我的身体和意识都会受到极大的折磨,痛苦难当。我的内力近日已经无法控制毒素蔓延了,我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李逸风听到辛平的话,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悲痛。他没有想到,这位武功高强的兄长,竟然每天都在忍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自己虽然学到了混元功,却无法帮助辛平解除体内的毒素。

    辛平看出李逸风的难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用一种宽慰的语气对李逸风说:“兄弟,人生在世,不过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