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武侠修真 > 暗主 > 第一卷 山中的邪恶 第十七章 激战(下)(第1页/共2页)

第一卷 山中的邪恶 第十七章 激战(下)(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最后几枝羽箭准确地命中准备围攻欧玫卡的一名巨人的胸膛,令对方口冒血沫步履蹒跚的倒退,被女野蛮人趁机劈断了脖子,莉达妮从旅途开始携带的三壶箭枝就此全部用尽。女游侠拔出护身用的短剑纵身投入巴伦德所在的方向,支援陷入苦战的矮人。

    山坡上的岩石间只剩下了杰金和锐纳贝尔正各自施展着法术支援着底下的队友,迪迪在欧玫卡和巴伦德冲出去没多久就与杰金商量了几句,消失在了岩石的阴影之间。

    地精队伍中的山丘巨人在冒险者们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短短的时间内只剩下三个半,但失去莉达妮弓箭掩护的欧玫卡也陷入了两个巨人的夹击之中。

    同时她还要应付来自这两个家伙背上和四周地精射来的石矢与短矛,锐纳贝尔为女野蛮人施加的两种防护法术都被地精们消耗完了,身上已经中了数箭,虽然都不是要害部位,但失血和箭上的毒药依然影响到了她的行动,使得这边的形势越来越不利。

    就在她想要使用狂化扭转局面时,一个巨人身旁的影子出现了一阵诡异的扭曲,穿着黑色皮甲的迪迪如同吹散了一片黑色的薄雾,陡然显出了身形。

    迪迪没有浪费任何时间,轻轻一跃,鬼魅般的跳上了巨人的驼背。在四周地精目瞪口呆中,他抽出双匕快如闪电的刺死木篮里的几个地精弓箭手。而后在巨人颈上划出两道微笑的形状,直到两耳下方。

    巨人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喊叫出声,僵硬的翻身滚落山坡,仿佛一截原木,撞倒了一片被迪迪突兀出现吓地惊慌失措的地精。

    迪迪跳回地面,转身向着同样吃了一惊的欧玫卡露齿一笑,返身没入一旁松树的阴影内,仿佛融化在了黑暗之中,刹那间消失了踪影。

    这是刺客的高级技能“影遁”,这种类似于隐形法术一般的能力,可以令使用者在连续的阴影中快速无形的移动,甚至还能短暂的发起隐形攻击,并快速退回阴影中而不会暴露身形,在这方面比之一般的隐形魔法还要强出一筹。

    但这种无形只能是使用者始终保持在有足够大小的阴影中才能凑效,如果被光线照到就会露出原形。而且这种绝技会大量消耗使用者的体力,所以能够持续的时间很短。

    刺客能够拥有这种类法术能力,其实是需要经过严酷训练得来的特殊体技,再与他们身上的魔法皮甲和魔斗篷相互配合来达到的。只有拥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一定魔法天赋的刺客才能掌握。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幻术,让刺客们可以融入黑暗的阴影,普通视觉分辨不出而已。

    迪迪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为欧玫卡带来了转机,剩下的那个巨人被同伴突然的倒下弄的一愣,四周的地精则对身边的影子疑神疑鬼起来,完全忘了去攻击欧玫卡。

    虽然女野蛮人自己也被突然出现的迪迪吓了一跳,但她马上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跳上身旁一块巨石,再从石面上猛然高高的跳起,巨剑“山峰”高举过顶,夹着风雷之声劈向巨人的脑袋。巨人背上的地精弓箭手尖叫出声,山丘巨人闻声抬起粗木棍想要挡下女野蛮人的这记“跳跃斩”,可它那简单的头脑中已经忘掉了钢铁与木棍的本质差别。

    欧玫卡巨大的爆发力令“山峰”粗钝的剑刃依然平滑整齐的切开了挡路的木棍,以及其下丑陋的大脑袋和整个右肩。在她双脚落地时,失去右半片脑壳和臂膀的巨人仿佛喝醉了酒一般,摇摇晃晃的转了一圈,伸出左手在身前一阵挥抓,好像要将飞速流失的生命捞回来一样,转了好一会才轰然倒下,浑身哆嗦着慢慢死去。

    这记“跳跃斩”也消耗了欧玫卡不少的体力,加之身上的创伤和毒药的影响,她不得不柱着巨剑一阵急喘。四周的地精原本看见山丘巨人被一击打倒,呼啦啦就要转身跑路,结果一看那个大个子女人好像很虚弱的样子,又回过身来准备一拥而上。

    一堆雪球飞射而来,一窝蜂的砸在地精群里。在冰冷刺骨的寒气中,地精发现这些雪球有着可怕的冰冻能力,被击中的地精身上立刻覆盖上了一层白色的冰霜,手指、耳朵、鼻子被旁边同伴一碰就断裂摔在地上,四散粉碎,变成一堆蓝色的冰屑。

    眼前的这些雪球已经超出了它们的认知范围,地精再次后退,当第二拨雪球向着它们飞来时,地精们果决地转身就逃,嘴里喷发出恐惧且尖利的叫声,留下那些在第一拨雪球下被冻僵的同伴等待死亡。

    两道柔和的白光照耀在欧玫卡身上,女野蛮人感到之前流失的体力迅速恢复了过来。同时,地精石矢上毒药带来的眩晕感也被驱赶出了体外。这是杰金在锐纳贝尔施放出“寒冰雪球群”驱散了地精后赶到了她的身边,“中级治疗术”和“净化术”及时地治愈了欧玫卡。在治疗术的神效下,并没有刺进女野蛮健壮身体多深的石矢被从内部愈合的肌肉推了出来,掉落到地上。

    “吁……谢啦!真是好险,没想到这些毒药带来的眩晕感这么强烈。”欧玫卡朝着来到身边的牧师和术士感谢道。

    “你没事就好,我们先去支援巴伦德,尽快把地精打散,迪迪会给我们创造突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