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历史军事 > 许仙志 > 第三卷 汝今能持否 第十九章 江湖(第3页/共4页)

第三卷 汝今能持否 第十九章 江湖(第3页/共4页)

 热门推荐:
玩笑都很自然,自然的过了分。

    两人一大早去集市买了猪,请人赶到湖边,若有相识的问道,许仙也笑着说是,“昨日遇难成祥,这是祭湖神的祭礼。”

    赶到湖边,一大群猪自然惊扰了不少踏青的才子佳人,但凭着潘玉和许仙的面子,再加上是给湖神的祭礼,也就没人敢说什么。

    只是找船的时候,颇费了一番脑筋,昨日那番怪浪,现在早已传开,不少人议论湖中大概是有什么精怪,现在连打鱼都要绕着那片水域。就是许仙将船资提高的几倍也是没人敢去。

    正在焦急的时候,一个老船夫排众而出道:“许大官人,让老汉去试一试吧!”

    许仙正觉得眼熟,那老船夫道:“您不记得我啦,当初在钱塘县,还是您帮的我!”

    许仙这才想起来,去年钱塘江大潮,在望江楼下,自己曾为他与一个泼皮发生过些冲突,但这些事想起来如过眼云烟。“原来是老人家您啊,您怎么到这杭州来了?”

    “听了许大官人您的话,不敢再去钱塘卖鱼,反正我这家当都在船上,就干脆来了杭州做渡人载客的生意。”

    “好,我同您一起去送,价钱不会少您的。”

    “老汉虽然穷些,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再要您钱那像什么话!”

    “您这是客船,弄脏了难整理,您知道知恩图报,我也不能挟恩望报不是!”

    两人争执了一番,订下了十两的价钱,不算太多,也绝不少,刚才许仙就喊到了这个数目上。以许仙的身家虽然能够拿出更高的价钱,但那就先失了一个“诚”字。

    只是登船的时候又起了些争执,许仙要随船,老汉定然不准,许仙知道这是替自己着想,也料定此行不会有什么危险,就放那老汉一个人行去。周遭聚了一群闲人,七嘴八舌有称赞许仙仁义的,有猜测那老汉能不能回来的。

    果不多时,小船返航靠岸,老汉说起湖中的景象,但说水面翻滚,也不见其他什么东西。等第二次安全回返的时候就有好事之徒要跟着看看,老汉得了许仙的准许,也想多赚点财资,高价卖了两个位置。结果再回来,那二人将水面说的如何如何奇异,更勾起了不少人的心思。

    结果这十九头猪运用了六次才运完,老汉也算是小发了一笔,对许仙连连道谢,许仙了却心事,又想了想对潘玉道:“我想到灵隐寺去看看!”这样的相处让他感到很累。

    潘玉点头道:“恩,好啊,现在吗?”不必多言,她明白了的许仙的意图,她本就是七窍玲珑的女子。

    许仙点头道:“我也该去见见我那师傅了。”

    潘玉道:“那我到彩凤的画舫上去,下来的早就去找我吧!”

    在西湖之畔,微笑作别,转脸走向各自的道路。只是转脸的那一刻,两个人的脸上都满是迷茫。人潮涌涌,这边是你我的江湖吧!

    西湖水底,一声怒吼:“差一头,差一头,许仙你敢骗我,我跟你没完!”

    石阶起伏,山林呼啸,突然之间下起了细雨,被风斜斜的吹着洒在许仙肩头,一步一个台阶向上行去。奇异的是,本该游人如织的山路上竟然没有别的行人。

    但许仙此时满腹心事,却没有在意。

    身后一个脚步声突然使他惊觉,回过头看去,一个穿着破旧僧衣的和尚大步走上来。

    和尚抬起头,看见许仙,心中一惊,本能的一抓,但那根相伴多年的铁棒没在身边,曾经宽大的僧衣变的有些紧,或许会影响出手。这狭窄的山路上,密密的细雨中,许仙站在那里,仿佛要融进这雨幕之中,变成一道墙,挡在他面前。

    但许仙只是微笑道:“大师有礼了。”

    和尚一愣,笨拙的回了个僧礼,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贫僧法号道济。”

    两个满腹心事的人,并肩而行。

    许仙深呼一口气,将心事抛下,转脸问道:“大师是在这灵隐寺中修持的吗?”

    道济呐呐道:“以前是!”

    许仙佩服道:“这些年可是云游四海去了,要下这决心可是不容易啊,外面总不比家里安稳!”

    道济沉声道:“和尚出家了,哪还有家!”自己也不过是被抛在寺门前的弃婴而已。

    许仙笑道:“大师倒是个觉者。不过在下觉得,人只要还未能忘情,总还是有家的,可能是某个地方,想要回去的地方。也可能是某个人,想要见的人。”

    道济低着头不说话,雨水从新剃的光头上溜溜的流下来。心中却是一惊,许仙身上哪里沾得半分水迹。

    山门就在眼前,灵隐寺三个大字让道济的眼中一片模糊,不知是雨还是泪。

    一个小沙弥挡在“两位施主,请回吧,这几日灵隐寺封山,不接待香客的。咦,许施主?”却是见过许仙的。道济看着这小沙弥,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许仙奇怪道:“正是游人多的时候,怎么封山?还有,小和尚,我问你,法海禅师还在山上吗?”

    小和尚似乎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