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武侠修真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七卷 四十八、京都浩劫(2)(第1页/共4页)

第七卷 四十八、京都浩劫(2)(第1页/共4页)

 热门推荐:
    两军真正交火不过几分钟,貌似阵容庞大,实则不堪一击的幕府军。就狼狈不堪地败下了阵来。

    在初夏午后的耀眼阳光下。成千上万的幕府军士兵,丢弃了各自随身携带的军械、干粮和弹药,乱糟糟地朝郊外拔足狂奔。而旗号杂乱的各路到幕武装,则颇为悠然地尾随在溃军之后,不时凌乱地放上几枪。似乎并非身处于惨烈的战场。而是在参加一场悠闲的狩猎,正要去轻轻松松地捕捉猎物。

    幸好,尽管是在这一片风声鹤唳、兵败如山倒的颓势之中,终究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的  当上万幕府军几乎全线崩溃,快要被完全赶出京都市区的时候,原本在郊外宿营地休整待命的一千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终于用强行军的方式紧急开进了前沿战区,并且及时出手救场。

    避开大街上仿佛洪水般乱哄哄的溃兵人潮,依靠随军法师加持的“猫之优雅豹之敏捷枭之洞察”等辅助法术,他们沉默无声地在房屋、街巷和栅栏间灵活跃进,巧妙利用各种地形隐蔽自己,不时朝追击的敌兵打出一连串精确射击,让冲在最前面的萨摩藩士兵不断中弹倒下,使得原本悠闲的追猎再次变成了真正的厮杀  西方正规军的战斗素养,不是东瀛岛国这些山寨货色可以比拟的。

    看到打头阵的萨摩兵突然出现了大批阵亡。跟在后面趁火打劫的浪人、僧兵和朝臣家丁,不由得纷纷迟疑地放缓了脚步  他们虽然顶着“倒幕志士”这个貌似比较崇高的名号,但毕竟只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最多就是胆子特别大、心肠特别黑罢了。

    所以,别指望他们能用血肉之躯去硬抗枪林弹雨。

    而作为到幕军的中坚主力,尽管死伤累累,萨摩兵依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可以轻易重创幕府军的机会“  任何一场战争,胜利者对失败一方的大规模屠戮,基本上都生在追击溃敌之中,而非正面交手之时。如果不能趁势掩杀下去,那么这场胜利的意义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为对手的人员伤亡不大,只要有了喘息的机会,就可以整军再战    即使不断有同伴中弹倒下,他们还是在上司的挥刀呵斥之下,继续迈开脚步加追击,试图与幕府军溃兵搅在一起。展开零距离的白刃近战,让对手的火力优势无从挥。

    但是,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的附属炮兵,此时也已经推进到了战区边缘。正当萨摩兵开始重新集合整队、预备起冲锋的时候,成片的开花弹、燃烧弹和实心弹拖着长长的尖啸,在他们的队列中轰然炸响。

    霎时间,血肉和碎骨在空中掠过,和弹片一起飞溅到墙壁上。更糟糕的是,由于身处于建筑物的包围之中,并且正拥堵在大街上避无可避。那些被炸飞的碎石、砖瓦和木片,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加惨重的二次杀伤”,随即,在破碎不堪的街道上,响起了一片凄凄哀哀的呻吟声。虽然真正的死者不算太多,但那些头破血流乃至于缺胳膊少腿的重伤员。却要消耗更多的人手去转运和照料。

    于是,至少在呼叫到弓方的炮火掩护之前,遭遇重挫的倒幕军是不可能继续追击了。

    得到了新锐援军的有效掩护后,利用这个短暂的喘息之机,那些已经撤退到市区边缘的幕府军溃兵。也逐渐沉下气来,开始重新整顿秩序。尝试着据屋而守不再后退,但接下来却出了大问题  幕府这边的军官们似乎都移植了野驴腿,跑得实在太快,凡是稍微有点身份的家伙,眼下早已是带着亲卫一溜烟不见踪影。现场只剩下一堆大头兵面面向觎,既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也不晓得究竟该做些什么。

    等到怒冲冠的席老中三井银次亲自带着宪兵队,用鞭子和马靴将诸位长官们赶回第一线的时候。萨摩藩的大队人马也已经完全通过传送门,沿着京都的大街小巷开入了近郊战场  在因为骄狂和大意而导致初战失利之后,幕府军被迫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又与对手展开了第二轮较量。

    最不利的情况在于,由于幕府军的炮兵动作缓慢,尚未完成转移阵地的工作,而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也退下去补充弹药了。因此幕府军既不能获得炮火掩护,也无法指望盟军相助,必须得一切都靠自己。    而不幸中的大幸,则是倒幕军的火炮也还滞留在皇宫附近,暂井同样也推不过来。

    和最初那批以冷兵器为主的杂牌士兵不同,萨摩藩这一回投入了纯西式装备的藩主亲卫。

    在岛津家“以战养战”的军备思想指导下,这些人平常就不时客串海盗,劫掠南洋诸岛的繁华商港。或者偷袭西边翔龙帝国的滨海城市。正规野战或许没怎么经历过。但巷战经验却绝对是极为丰富。

    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先声夺人地放起了排枪,一时间火舌窜起、硝烟弥漫、噼啪声震天,但实际造成的杀伤却相当有限  这今年代的前装滑膛枪,有效杀伤射程通常只有一百五十步左右,至于精确打击范围更是在五十步之内。萨摩藩步兵在三百步之外便开火射击,通常在半路上已经掉落,基本上就只是听个响而已,即使真的击中了目标,也未必还有足够的剩余动能穿透躯体。

    面对敌方这种貌似无谋的战术。刚才被宪